山城见闻录(之三)
洪范泉
济南——也称泉城,因泉多闻名。许多人对趵突泉印象颇深,而对洪范泉或许知之甚少。 该泉别名"龙池",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路北,在洪范池群泉中,最为著名。 初冬时节,我们有幸光临,到“洪水就范”之乡的小园林观景。不大的门面,两只威猛石狮分列庭边把守,众多大小不等的“吸水石”神采各异,展示当地特有的资源,吸引来客的眼球。缕空门槛上吊挂着一对大红灯笼,朱红的门框右上角镶嵌济南十大名泉“洪范浮金”牌匾,颇有古色古香之韵。进入园内,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再来,让人心旷神怡;17米见方泉池跃入眼帘,上书朱红大字“龙池”, 龙池呈正方形,四周石砌。边长各7米,水深约6米,清澈见底。池内的鱼儿闲庭漫游,据讲其中一只已近古稀之年,池底及四壁散泉缓缓浸溢,日涌量约1000立方米,水自池壁南侧的石雕龙口中涌出,跌入一2米见方的小池中,与绕龙池一周的石渠联通,然后汇入狼溪河。池周护栏立雕石狮、盖钮装潢,栏板浮雕花卉,庄严而古朴,池后两棵千年翠柏,郁郁葱葱。茂盛的枝叶掩映着古朴建筑“龙王祠”,端坐的龙王爷爷和龙王奶奶享用着人们的香火,保佑着这方水土的风调雨顺。在龙池边,我们拍了审核组的“全家福”,茄子、苹果的尖叫声音不绝于耳,也不枉此行。 顺着庭院右廊涉入,一个袖珍的“日月泉”,引人注目,一块中空分别钻成圆孔和半圆孔的石板覆盖泉眼,寓意“日月”,汩汩的泉水顺着曲径小沟流入后院池中。回阳洞虽小但曲折弯绕,洞出口挂起了几柱冰棱,郭青美女急忙用相机拍下难得一见的景观。 再往前行,池水倒影,得月楼伫立其畔,拱桥相邻,连串两岸,水面龟石静卧;环池边每树底脚白、上翠绿,均由青草环卫,彰显绿茵风范;高台上凉亭屹立,檐阁展现,满园丽景,美不胜收;花墙长廊,灯笼高悬,各种窗棂,星罗棋布,给游人提供了遮风避雨,闲庭信步的通道。 书院古村是洪范池园内一个景点,月亮门内,假山、拱桥、奇石、廊檐、清池、小树……构成了名副其实古村落的轮廓。站在白玉石砌筑的观景台上,可见池水清澈透亮,水中的观赏鱼摇头摆尾,十分可爱,行进时有序前行,一会儿呈一字纵队、一会儿环池绕圈,虽临初冬时节,温度接近冰点,但它们在“温泉”的庇护下,相互追逐,玩得不亦乐乎,有的鱼还与人影近距离接触,似乎要讨游人的欢心。池畔绿水,垂柳依依,初冬时节,寒风习习,虽然有些冷峭,但大家兴致不减,在池光山色中寻觅迷人的瞬间。 我们穿梭在画卷丛中,享受乡村景致,后院的林间小道旁,一串大小不等的石磨引起了同伴们的兴趣。有单人坐凳,自转自加料的手转磨;有稍大俩人配合,一转一给料的手推磨;有磨上安放石辊,由人与动物配合的大推磨……。看到眼前的一切,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一幅幅电影集景,“南征北战”中,支前大嫂点着煤油灯,连夜为大军赶制公粮的画面;“芙蓉镇”里,乡村小媳妇,为家庭生活磨豆烧浆,用卤水点豆腐的篇幅。此时,这些过期的农村生活工具,安放在园林中,我以为,一是增添乡村古朴特色,二是点缀林间,唤醒游人兴趣。王组长突然说:“考考翠花,看她是否认知”,那想到,随即而来的她立刻报出了工具的俗名。 “姜女庙”是出园前的又一景观,门前的I方“姜女池“传说是孟姜女洗漱的地方,与龙池虽近但不同水脉,水质截然不同,龙池水清而甜,它却又苦又涩,传说因孟姜女思夫心切,常以泪洗面酿成的。正房上方的牌匾书写的三个字,不少人在读“姜女庙”时,误称之为“美女庙”,我们一行也不例外,在小池壁上证实了谬误,不禁都会心一笑,以解尴尬的场面。 出园了,已到正午时辰,在附近的饭店,我们共进了最后的午餐,店虽不大,但名声不小,一个木制猿头茶桌有些年代,其来历引起了众人的猜想;店内的天井,恰似一个袖珍的小花园,看出店主招客手法别具匠心。考虑到我们还要赶路,不一会功夫,一桌价廉物美、十分丰盛的菜肴相继上桌,其中两道硬菜,红烧鱼、烧公鸡,颇有齐鲁特色,十几斤的鱼,制作的鲜嫩可口,几斤重的雄鸡烧的香味扑鼻,让人食欲大增,红酒真情,互敬同饮,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未。 分手了,相互告别后,乘坐返程的小车上,我即兴赋诗一首“《胡庄洪范行》 尖山圣母玖瑰香,耶稣碑前细端祥;炭素快乐审核组,胡庄教堂留影像。龙池泉水清又亮,猿头茶桌引猜想;午间同饮分别酒,互道珍重返家乡。”再见吧,平阴!愿下次的相聚能重现昔日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