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老水兵从军回忆录之二

奔赴海洋   作者:老水兵
1972年12月6日,我接到鲜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通知书》,这一天,恰巧是我当“下乡知识青年”4周年。

13日上午,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的热潮中,全县200多名新兵分胸戴大红花,从各公社赶到南海大会场集中。

下午领军服,本来兴高采烈,打开包裹一看,心却凉了半截,别人领到的棉衣棉裤都是崭新灰色的,偏偏我领到的是黄色陈旧的,显然是陆军穿过的淘汰品。

心里虽然很沮丧,但也不敢吭声,便偷偷到别处瞄瞄。发现个别新兵也是如此,性格急躁的正愤愤不平直嚷嚷。

“领到旧棉袄是你的福气,还嚷嚷什么呢?!”闻讯赶来的武装部干部拍拍那新兵的肩膀。“领到新棉袄的,以后还是穿这身棉袄。而领到旧棉袄的,以后就要换穿呢子面料的舰艇服了。”

哦,原来我领到的仅是临时代用品。

想到很快就可以穿上舰艇水兵的呢子服,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天,全省51名舰艇部队新兵,从广州天河铁道枢纽站登上“大蓬车”(即运货的火车厢)。

铁门“逛当”地关上,我们51名特种兵和2名接兵军人就挤在这铁笼子里。角落有两个木桶,是厕所。地板上垫了些稻草,是床铺。接兵军人让我们打开背包,便形成了“卧铺”。

去哪里呢?接兵军人说:“大海”,东海还是黄海还是勃海?接兵军人神秘地说:“到了才知道”。

由于不是客车,更不是专列,我们的“大蓬车”走走停停,挂一列货车走半天,又转挂别的货车走几小时。幸好每到一站都有热饭热菜,最遭罪的是大小便的气味终日弥漫,呛得喉咙直颤抖。

两天两夜后,终于到达目的地——福州。

刚下“大蓬车”,新兵们便在“向右转,目标*号车,齐步走……立定,登车”的口令声中,瞬间分散并淹没在车轮扬起的尘埃中。51名“老广”分道扬镳,大部分分配至护卫艇(俗称炮艇)或登陆艇部队,我和另外8名分配到鱼雷快艇部队。

鱼雷快艇——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海上利剑呀!当年,由王心刚、王晓棠主演的电影《海鹰》,让神州大地亿万观众从银幕上,领略到鱼雷快艇劈波斩浪所向无敌的英姿。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快艇战士。

尽管卡车已风驰电掣地奔驰在盘山公路上,但仍然嫌它跑得太慢,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向海洋。

“大海!大海!”兴奋的叫喊令我们不约而同眺望远方。

啊!看到了,终于看到了,蔚蓝的大海,正舒展其博大辽阔的胸怀,欢迎我们这群充满稚气的年轻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