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说以食为天真的不为过,它始终占据着少年记忆中最重要的位置。很想写写能联系上友情之类的小段子,但脑子里却总是不断的转到这上面来,干脆认真回想一下,做个了断吧。生活用品除了自家种、养的都得下山买,供应站门口是个自发的菜场,小鱼小虾之类每天都有,据说“我妈一个个你妈烂圾圾”的故事就从菜场里来的。小女孩可能会跟着妈妈去逛菜场,我们是不屑去的。买大米才是男生该干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扛个三四十斤,我只能背20斤,多了母亲也不让背怕压坏了。吃不到油条的三都岛却可以吃到正宗的烤面包,记得是2毛多一个,服务社边上有个面包房,大概先要保证支队首长吧,有时买得到有时买不到,两个上海师傅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有次去的早了就见他们在打鸡蛋,整桶的鸡蛋哦。烤炉很高大,黑乎乎的,里面放着灯泡,我还以为就那么烤的。刚出炉的面包香味弥漫,就那么飘着飘着,越过了时空,这头是一只北美面包机,但它永远也烤不出那个香味。隔夜的面包切成一片一片,蒸一下抹上猪油,有时还有鸡蛋……豆腐坊有两处,一在东(中学方向),一在西(面朝海1号楼右边,具体位置记不清了),西面那个规模大,兼做酱油,职工都是些部队家属,大姐二姐三姐的叫,真像一个大家庭。买豆腐得先买票再排队,增多粥少,空手而归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豆腐做的很结实,掉在地上还能捡起来。买酱油一般会把空桶系在腰带里,空出两手利于和小伙伴们的一路打闹。买盐是一件大事,不是去店里买一斤两斤,是去盐场。前几天网上搜到叫新塘盐场,然后根据hh兄弟的指点确认了方位,从地图上看要横穿半个岛。难怪觉得盐场那么遥远,早晨出发要午后才能回,带上一点吃的,有些春游秋游的味道,那是我在三都走得最远的路。盐场看上去属于另外一个世界,一片片盐田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白光,无边无际。买回的盐放在缸里,用到最后盐又变成了水。外来了的物资都是由班船运来的,不是随时都有,比如西瓜、苹果、龙眼之类,好像都是集体购买然后分配,有次放学回家看见两个巨大的红苹果,就那么一直放着,记住了形而忘了味。以现在的价值来看,当年岛上最珍贵的食物应该是野生大黄鱼了,每年春节都会供应特别大的,那个时候也没觉得特别好吃,就是肉比带鱼多而已。螃蟹主要是梭子蟹,青蟹也有但贵,不常买,最大的钳子掏空了甚至带回了老家。对虾也是很珍贵的,有的战士存了钱就买一点,晒干寄回家乡,为了防止偷吃,一般都在屋顶上晾晒。秋冬时节,村民在地瓜地里搭好架子搁上长长的匾,边挖边洗,然后刨成丝晾晒,洗丝的大木桶会沉淀下厚厚的一层淀粉。晒干的地瓜丝磨成粉,制成窝窝头,有时的忆苦思甜饭就吃这个,我们一致说从前也不是那么苦么。按今天的说法,当年我真的是个小吃货,往事里总离不开舌尖。好了,到此真的打住,即使想起更好的也不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