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屏
人们以为,海岛总是与狂风骇浪为伴.三都岛却奇特,它像一座翡翠画屏,静静隐在风和浪微的三都澳内,岛的四周是波光粼粼的海面。来到这里,你会觉得不是到了海上,倒像置身于一片平静的湖水里。是海,却平静如湖,这正是三都澳的一大特点。
三都澳位于福建东北部宁德、福安、霞浦三县沿海,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计划在这一带建设“东方大港”。三都澳呈巨掌形,口小腹大,高山环立,避风防波而不淤.澳内水深十米以上的水域有173平方公里,可开发深水岸达72公里,港湾内航道水深20至125米,50万吨级的巨轮随处可以锚泊,建港条件比世界著名的荷兰鹿特丹港还优越。“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港阔似天湖”,著名诗人郭沫若游历三都时留下的诗句,道出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啊,环岛的泱泱之水,没有海的狂暴,独具湖的深情。它是那么宁静,那么安谧,驾舟行驶在澳内,仿佛来到平静如镜、充满神话色彩的“天湖”。
三都是海岛,也是闽东的名镇,早在1893年,这里就是通商口岸,曾有13个国家在岛上设立了领事馆或办事处,依山而建的海关、银行和各种商行比比皆是,形成了三条畸形繁华的街道,鼎盛时,镇上人口达5万多。抗日战争时期,三都遭受日军毁灭性的轰炸,被夷为一片平地,只有半山坡上那座西班牙式的教堂幸免于难,像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仍在不倦地对人们诉说着三都岛如烟的往昔。
三都澳内的官井洋,是著名渔场,每年“立夏’前后,外海的黄瓜鱼都回游到这里产卵,鱼群密集时,海里会发出一片“咯咯咯”的叫声.每逢汛期,闽浙两省的数千艘“瓜对船”便云集官井洋,那千舟竞捕的红火场面和繁忙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赶海人以敢于披风踏浪的闯劲,发挥了聪明智慧,使三都澳的海水养殖发展迅速,试养成功了对虾、石斑鱼、蛏、蛎、蛤、贝、海带、紫菜等许多品种,特别是这里的海洋水产科技人员,试验成功了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实现了中国乃至世界水产养殖的重大突破,促进了闽东沿海大黄鱼养殖的大发展,百里三都澳内,水产养殖网箱星罗棋布,多达二十多万箱,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口有几万人,养殖区的海面渔排上,密布着养鱼人的小屋,还有商店、酒店、理发美容店、卡拉OK,公安部门也在海面渔排上设立的警务区,现在的三都澳内,有了一座座特具独色的“海上浮城”,成为人们领略海上生活的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外地人来宁德,都想到三都澳渔排上看看。
三都岛特有的晚熟荔枝,以核小、肉丰、味清甜而驰名海内,被誉为“妃子笑”,曾列为贡品。“妃子笑”比其他地方的荔枝晚熟近一个月,各地的荔枝过季后这里的“妃子笑”才开摘。“妃子笑”笑在最后,愈见珍贵。当地政府在海岸边扶持发展荔枝、枇杷和水蜜桃等特色水果,形成环岛水果林带,给三都岛佩上了五彩缤纷的花环。
大海使三都岛变得富饶,也给了这里的渔区迷人风采和秀丽风光:那傍岸而建的层层迭迭的渔村石屋,像一幅线条粗放色调明快的磨漆画;渔家女哼着渔歌,把波光一般闪铄的憧憬织进了密匝匝的渔网中;退潮时,船妹子驾着轻快的小舟,攀上刚从诲水中露出来的湿漉漉的礁石,挖石蛎,寻花蛤,欢声笑语化作海面闪烁的光斑……而岛上“双鹰展翅”、“金龟驮珠”、“烈马回首”等景观更是令人流连忘返。这里,海水和奇石相映成趣,巧夺天工。最妙的要数"螺壳岩",只见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酷似海螺,斜卧在海边陡壁上,中空,可容数人,活像个大海螺刚从海中蠕动着爬上岸来,维妙维肖,令人叫绝。
三都岛的晨景更是如诗如画:那刚从海中冉冉升起仿佛还满蘸着海水的一轮红日,那海面上迸跳着的万支金箭,那喧闹而匆忙的码头,那坦露着古铜色胸脯的赶海人,那出海渔船激起的一道道白练似的航迹,这一切,汇成了一支迷人的海岛交响曲。
200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