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读一点<道德经>》

《读一点<道德经>》



        古人把五经列入必读书,大有不读五经就不能立身处世、立德立言的看法。五经指《易》、《书》、《礼》、《诗》、《春秋》,《道德经》虽名曰经,但是不在其中的,即使后来五经增加到了十三经,《论语》、《孟子》都已跻身其列,孔子的老师被孔子说成龙的老子,他著述的《道德经》也还是没有地位。这是为什么?按一般人的思路,大概可以这么认为,十三经是儒家学说,里面有治国经邦之道,而《道德经》却是道家学说,里面散发着遁世离俗的思想。而《道德经》作为道家学说却又不像十三经那样被肯定为哪一家哪一派的经典。《道德经》常常被后人当作道教经书,似乎应该在深山老林、重峦叠嶂间的道观里课诵,但道教徒却又未必都会去读它,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它是何书。
       道藏里有一篇经文叫《太上感应篇》,可以说是道藏经书的《普门品》,它比《道德经》的面世晚了一千多年,却比《道德经》要流行得广,道观里在诵读它,民间也在诵读它。从有宋以降,一些善男善女为了积德扬善,出资翻印它赠人,这使它得到了更广泛地流行。《太上感应篇》有着很高的劝善价值,读过它的人应该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太上感应篇》只能算是《道德经》的浅显易懂的普及读物,它只是《道德经》的冰山一角,是冰山浮在水面的一小部分。即使这样,它所造成的影响也已经相当深远。可以这么说《太上感应篇》去掉了原作者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抱负,筛掉了原作者的情感和文采,抹掉了原著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整个的哲学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俗的道教经文。然而,《道德经》却是被知道有这本书存在的大多数人当作道藏经书看的,而且是入火不焚的真经,可是能够去深入理解它的人却实在不多。
      有道之士很清楚《道德经》的价值,不会不读它,因为读懂了它,对修身养性、提高道行有极大的帮助。但《道德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此,更不仅仅是道教徒必须课诵的经书,它应该有更广大的读者。
       在华夏大地上,儒、道、佛三家思想,对国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人们所说的“道”的思想,通常理解为道教思想,其实道教思想是得到道家思想滋润而发荣的,能够深入理解道家思想无疑有着更大的教益。
       我们说儒道思想应该确定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能够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离不开儒道思想的灌溉。因此,作为炎黄子孙不理解儒道思想是不无遗憾的。当然,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只为理解佛教思想服务的。
       中国自古就提倡修身、持家、平天下,不管是谁,都应该把修身、持家、平天下视为做人的责任和人生价值意义的体现,这就不能不读儒道两家的著作。
       古代的教育很重视儒家思想的灌输,现在的教育也开始要求学生多读《论语》、《孟子》,但希望不要忽略《道德经》。
       当我们努力甚至狂妄地追求名利的时候,当我们在享受建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当我们沉浸在自以为永远是成功的喜悦里的时候,当我们眼见别人踌躇满志而烦躁不安的时候,当我们为失去某些东西心态难以平衡的时候,当我们不能如愿以偿而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的时候,当我们不顾国家利益或看不到发展远景的时候,当我们模糊了个人以及社会道德标准而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读一读《道德经》。
       不要等到步入社会以后再来读《道德经》,在学生时代就很有必要读一点《道德经》。



林振功
  2013年7月26日

《读一点<道德经>》


第一章:老子其人及师承

      也许大家都知道《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但要说出《道德经》是何书、老子是何人、老子的思想受到谁的影响,恐怕就不那么容易。
     《史记》传老子语焉不详,《列仙传》、《搜神记》、《神仙传》、《魏书•释老志》把老子说成神仙,《后汉书•襄楷列传》记载襄楷的一段话说老子是佛屠,《老子西升化胡经》说老子入天竺变为佛陀化胡。后世记载老子的书不少,对其生平事迹众说纷纭。
      老子的师承关系也无定论。
      一、老子是何人?有以下几种传说:
      1、老子在三皇以前就存在,历代不死,在不同时代化作不同形象,为帝王师,教化众生。道教徒把他奉为“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是三清尊神之一。
      2、老子是周朝史官,辞官出函谷关(一说出散关),入胡教化,是佛祖,是释迦牟尼的前身。
      3、老子是释迦牟尼的徒弟迦叶菩萨,化游震旦。
      4、老子即彭祖。彭祖姓 ,是尧的臣,名铿,寿年有八百,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
      5、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彭祖因出大彭国,故以彭为姓,彭姓从尧至周有历代为史官的,都称彭祖,至老聃改姓李。
      6、老子和孔子一样都是商王后裔,属儒家学派。
      7、“老子”是老聃、李耳、太史儋、老莱子的合名。
      以上传说,都无实据。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据史书记载,他曾当过周王朝的史官,孔子三十四岁时曾向他请教过有关古礼的问题。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日趋没落,回到他的故乡楚国苦县历乡曲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能够被较多人接受的说法是:老子是春秋时期陈国人(《史记》记载老子为楚国人。《列仙传》说是陈国人,有学者考证说,老子本属陈国人,因陈被楚所灭,却误说是楚国人),年长孔子,做过周朝柱下史,管理国家图书。老子本姓老,又随母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伯阳”是谥号),外字聃(或外号聃。聃是外貌特征,指耳长。因其耳长得号)。

      二、老子是怎样的归终?有以下几种传说:
      1、老子即道,与道共存,为天地万物之宗,永生不灭。
      2、《列仙传》说老子乘青牛去,入大秦。有学者说“大秦”指罗马帝国。《列仙传》又说老子去了流沙之西。不管老子在哪里,都莫知所终。
      3、老子出西域,化身为释迦牟尼,永生不灭。
      4、老子西入秦,死在秦国。《庄子•养生主》记载:“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有学者据“秦失(音yì)”之名,说秦失是秦国人,秦国人吊老子,老子大概死于秦国。
      5、老子辞官回到了陈国,在自己的家乡授徒讲学,不知所终或死在家乡。
      以上五种说法,前三种很难以让人相信。

      三、老子的老师是何人?有以下几种传说:
      1、容成公。《列仙传》里说容成公当过黄帝的老师,擅长房中术,得长寿。《列仙传》里又说容成公是老子的老师。这就是说,容成公从上古活到了老子生活的年代,或者老子最迟出生于黄帝时,这显然不可信。有人说容成公就是容成氏,或称容成子,但容成氏或容成子是谁却又说不清。《汉书•艺文志》提到前人著述有《容成子》十四篇,但没有交代容成子是何人。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引俞樾的话说:“合诸家观之,容成氏有三:黄帝之君,一也;黄帝之臣,二也;老子之师,三也。然老子生年究不可考,其师或即黃帝之臣,未可知也。”这位为“老子之师”的容成氏,只不过是人们的猜想,缺乏史料佐证。
      2、商容。《史记》记载商容是商纣王的贤臣,当过掌管礼乐的官,因不满纣王暴政,隐居太行山。说商容是老子的老师不实在,因老子是春秋时人,不可能师从商代的商容。有人把商容当常从。
      3、常从(一作“常枞”)。常从的生卒年在什么时候,没人能找到历史文献来考证。《汉书•艺文志》记载常从撰《常从日月星气》二十一篇,但也没有交代常从是何人。《文子.•上德篇》里说:“老子学于常枞,见舌而守柔,仰视屋树,退而因川,观影而知持后,故圣人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譬若集薪燎,后者处上。”文子是老子的学生,他应该不会杜撰老师的师从关系。汉刘向整理过很多史料,他在《说苑•敬慎》里记载:“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枞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枞曰:‘嘻!是已。’常枞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枞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老子受常从影响,师承关系较可信。

      为什么老子的身世会被古人传说得那么神奇,甚至连一些史书都这样记载?大概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道教思想早就萌芽(上古就崇拜神,有天命说,这是道教思想萌芽的根柢),为了建构道教思想,说老子道成化身,为了化行古今,著《道德经》。
      二、老子所创立的道论正好可以利用来建构或完善道教思想,因此神化老子,并以老子做道教创始人。
      三、借助道教传播佛教,让佛教能在中国扎根并推广。
      四、为了使道教的地位高过佛教。
      我们要了解《道德经》,应该先了解老子真实的身世和他所生活的年代。
      《礼记》、《庄子》、《史记》有记载孔子和老子来往的事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还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据此,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老子是道家创始人,《道德经》属于道家学说。
      我们讨论以上问题,是为了更切实际、更好地去解读《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愤世嫉俗之作,反映了社会现实,鞭挞了腐朽统治,表现出老子对苦难深重的百姓深切的同情。《道德经》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开出的救治之方。


      思考题:
      1、知其人有助于读懂其人之书。历史上对老子的传说有多种,你认为哪一种可信?
      2、古代有人把老子说得神乎其神,他们要达到什么目的?
      3、《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经典著作,流传两千多年,影响深远。你也许读过这部书,能了解《道德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吗?

TOP

老子叫什么?
老子叫李耳。
在江苏无锡太湖公园里,有一座老子的主题专园。

TOP

《读一点<道德经>》
系林振功老师的最新出版作品
属于《道德经》的普及读物。

TOP

第二章:儒道两家思想主要的不同点及其影响力

      有两条主要的江河长久滋润着华夏大地,那就是长江和黄河;有两种主要的思想深刻影响着华夏民族,那就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已经崛起而盛行,历经两千多年不曾衰竭,成了华夏民族的思想主流。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们的思想核心都涉及到“道德”,但他们所说的“道德”却迥然有别。孔子学说中的“道德”主要跟“礼”有关,这个“礼”也可以说是西周统治阶级所完善的先王之道,能够按照先王之道而为称为德。老子学说中的“道德”跟非人为产生的由自然存在所体现出来的“法”有关,《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是动词,但我们可以从中获知名词的“法”指什么。老子把道看成终极存在物,它既是物,又是法,这个“法”就是自然规律,也可以说成自然之道,能够按照自然之道而为称为德。两种“道德”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和为人处世哲学,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同,所以后世才兼收其长而用之,所以人们会说儒道互补。后人的儒道互补主要是对两种思想的融合。这种融合的思想几乎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原则,它起到了调节人的性情和精神的作用,甚至熏陶出了人的一种性格,养成了民族特性。
      孔子的思想主要见于《论语》,老子的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孔子非常注重“礼”,强调等级、秩序(等级、秩序是儒家学说中“礼”的主要内涵。孔子尊崇礼,其归旨在于尊崇西周的社会法制),维护旧的统治制度。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可以很概括地说明这一点;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很概括地说明“礼”对治国的重要性。孔子所提倡的孝、悌、忠、友、爱、恭、宽、信、敏、惠、俭、恕、智、勇、刚等道德规范,都要服从于礼,或者说这些道德规范,都是礼的体现。《论语》的核心思想里“仁”占着很突出的地位,而仁主要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孔子讲仁是为了维护礼),这很容易让一些统治阶层的人物欣然接受而予以大力宣扬。孔子对乱臣贼子深恶痛绝,也抨击社会阴暗面,但那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不曾有什么越礼,礼是他始终所要遵循的东西。《论语》从汉代以后倍受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后来还被定为人人必读的经典,是封建科举士人们考取功名为官入宦的敲门砖。
      老子注重“道”,把仁置于道之后。道家的仁与儒家的仁也不尽相同,老子认为能按自然规律为人处世,便是行德,能行德,仁就在其中了。老子不崇尚儒家的仁,也不排斥儒家的仁,但排斥礼。需要重申的是,老子注重自然之道,这个“道”不指儒家所说的先王之道,即道家的道是指先于天地存在的自然物和自然规律(详《道德经》二十五、五十一章)。《道德经》把能够处下居柔、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说天地万物都要遵道而行,统治者没有例外,谁以一己之私为所欲为,凌驾于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都是背道而驰的,遵道而行者存,背道而驰者亡。《道德经》曾遭到封建统治者贬抑,而且历时很久,因为在封建统治者看来,老子实在很有些离经叛道,实在太抬高老百姓的地位,过分替老百姓说话,毫不留情地暴露社会的丑恶与黑暗,把造成社会灾难的大罪责都归给了不明道不行道的统治者,并予以愤怒地谴责(如:《道德经》五十三、七十四、七十五等章节)。其实老子是为国家利益考虑,是想帮助统治者施政安民的,但从春秋时期开始历朝历代大多数统治者不理解,也不接受,尤其不能容忍他对礼的异议与嘲讽(老子对礼的异议与嘲讽集中地表现于《道德经》三十八章。此章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贬抑其人其书,不把《道德经》列入正书。但《道德经》并不因此而消亡(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把老子错误地认定为庄周以后的人物,理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引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言论,他的错误正可以说明《道德经》在那时已经影响广泛,深入人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道德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它常常被仕途失意者、壮志难酬者和淡泊名利者当做精神食粮,用作修身养性,或拿来消解心中块垒,甚至被当做消极遁世的哲学来看待,从中寻得心灵的安慰,使灵魂得到超脱。《道德经》被列入道教经文,被利用于吐纳导引,还被别有目的地作为其他学说来解读,是有历史原因的。
      老子与孔子生前都不能施展怀抱。老子希望统治者“归根”“守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详《道德经》十六、十九章),以无为治天下,让老百姓有个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能够在无强权统治、无剥削、无压迫、无战火的上下平等的社会里走正道,行善德,安居乐业,脱贫致富(详《道德经》三十、五十七、七十二等章节),但他的希望未得到实现。虽然如此,他的社会理想却让后人憧憬,处世原则却让后人遵从(这里所说的两个“后人”不包括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孔子希望统治者复礼施仁,修德扬善,以身作则,廉政爱民,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减轻老百姓的税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消弭日渐激烈的社会矛盾,使社会秩序正常,天下安定,使奴隶制度在社会发展中不仅不至于崩溃,还能恢复到西周时期那样完善,但他的希望也未得到实现。虽然如此,他的学说中的礼(“礼”被孔子当做维护奴隶统治的一种工具,用以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但我们应该明白,它不单指等级、秩序,而包括了一切社会法则、道德规范,诸如待人接物的礼仪、礼貌,平时居处的举止标准,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等)与仁却对后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他的为人处世哲学也对后人产生着不小的教益。
      世人公认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这只要想想孔子为了维护奴隶制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的为政决心,他的贤弟子曾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的怀抱,就能知道。儒家人物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是很使人感奋的,他们与因愤世嫉俗而不为天下用的庄周之辈大为不同。其实道家思想原本也是积极入世的,一部《道德经》都在谈怎样无为而治以达到政治的好成效,怎样利民利国,从其宗旨看,显然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并不消极。至于老子的致虚守静,追求原朴,回归自然,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消极的表现。但老子因救世绝望的辞官归隐,他的学说经过庄子的别开生面地发挥。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到了庄子那里成了不投入社会政治的处世态度。庄子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不一样,后人便以为是消极避世的,再后来人们把道家思想和道教信仰混为一谈(道教信仰于老子之前早就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到了老子以后才逐渐发荣,应该说道家思想被道教信仰所利用),就认定道家学说是避世哲学。老子的思想被后人曲解,误解,并在这基础上发挥应用的不在少见。
      中国从上古开始就崇拜神,这在殷商甲骨文和《尚书》中都有过记载。统治者宣扬神是万物之主,有着最崇高的意志,主宰一切,由此而形成的天命说就成了统治者统治奴隶社会的一个手段,统治者受天命,行天命,而百姓是要尊天命,安天命的。西周末年,幽王无道,《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写道“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指出百姓受灾受难不是来自天意,而是人为造成。《诗经》中还多次出现对上帝和天命说的质疑和批判。老子则推翻了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打破了一切都听从天帝的观念。《道德经》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老子把道说成出现在天帝之先,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通行本《道德经》一章),“不有”、“不恃”、“不宰”(《道德经》五十一章),并把道尊之为“谷神”(《道德经》六章),显然旨在否定宗教政治,这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老子要求统治者要遵道而行,不要以天帝授命为理由来高高在上地摆布天下,役使人民,造成天下不公,民不聊生,而致社会动荡,生灵涂炭。老子要让统治者知道民怒的严重后果,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道德经》七十二章),统治者不道,人民的“大威”将会压倒统治者的“威”,天帝是救不了他们的。老子虽然否定了天帝的主宰地位,但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不过,大大地降低了神的位置。通行本《道德经》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把神摆在天地之下,并且指出神要守道行道,否则,“神无以灵,将恐歇”。六十章还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让有道之人的作为超过了神,神的意志不再崇高而不可 转移。老子打破天命说无疑对后来背道离德的封建统治阶层多少有点警慑作用。孔子则信从天命,认为天命是不可违抗的,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孔子说“畏天命”,是出于维护奴隶制度的目的,在劝告人们不要犯上,要服服帖帖地听天由命。他本人这样,也希望别人这样。当带着一群弟子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辛苦辗转地奔走于各国而被人冷落甚至攻击的时候,他还在感叹只能顺由天意的安排;当奴隶制度开始崩溃,天命说已经不再神圣的时候,他还一如既往地固守着旧观念。孔子心中的神不单指天帝,他们有不同等级之分,因此孔子对待他们也持不同态度。对一般的神,他认为可以敬而尊之,也可以敬而远之;须要祭祀的就诚心去祭祀,不须要祭祀的不要乱祭祀。他不妄谈神怪的事情。孔子对待神鬼和祭祀都很慎重。老子和孔子的宗教观不同(老子说道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这不是要创立一种宗教,他被推为道教的始祖那是后人的事),特别是在天命说上的思想不同,因此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曾有人说一部《论语》安天下,老子写《道德经》何尝不以此为目的。
      中国人很讲究正性,人性不正则国不正。老子和孔子都提倡正性,老子正性主要是通过“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使人人回归自然之道;孔子正性主要是推行教育,来复先王之礼,(《论语•为政》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除了统治者的躬身垂范,不可能不采用言教)。这两种正性的方法和结果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相冲突的焦点所在(这种冲突到了庄周时代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向)。这其实是两种处世观的不同,两种治国主张的不同,两种政治策略和手段的不同,但老子和孔子,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正人正邦,所以这两种学说并不是完全水火不相容,这使后人的儒道互补成为可能

思考题:
1、道家与儒家的核心思想都关系到“道德”,道家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主要区别在哪里?
2、《道德经》是一部什么书?封建统治着为什么要排斥《道德经》?
3、中国人常常讲儒道互补,你是怎么理解儒道互补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