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轶事之二十七 气
象
台
绿化是海岛的风景,军港是三都的名片。六、七十年代,东海舰队福建基地三都海军守岛部队里活跃着一支气象分队,当时,条件相当的简陋,观测、保障仪器都是人工操作,官兵们利用现有的观测器材,根据东海独特的水文气象特点,取得了大量准确的观测数据,为炮艇编队和岸勤部队训练及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气象台建在三都岛部队营区所在地的西南端,称之为石岐角,通讯连部队宿舍的后山坡上。依山傍海的胜地,清晨站在山崖上,朝东望去,可看海上日出,在朝阳的映射下,海天一色,霞光璀璨、鸥鸟竞逐,百舸争流,景象是那样的迷人;中午时光,正南方向,进岛的唯一通道礁头码头尽收眼底,但可见,炮艇成行,军旗猎猎,海中的航标灯塔十分醒目,来来往往的渡船络绎不绝;傍晚时分,西边的落日余晖映衬晚霞,伴随着自然潮汐,让下岐边上的天然避风港,呈现出微波荡漾,渔舟唱晚,涛声依旧的图画。那里面朝大海,视野开阔;那里山青林密,西季常青;那里空气清爽,沁人心脾;那里海风阵阵,海浪轻摇……。苍翠挺拔的松林环绕其间,低矮的灌木丛生,地形位置十分显要,是个理想的观测场所。 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使靠岸边山崖上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的黑松长势喜人,每当松果成熟时节,白天不时有讨人喜欢的松鼠三三俩俩在果实旁徘徊,那憨态可掬的天真样,构成了气象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住在附近的军中少年们利用节假日会结伴去游玩。 气象台占地不大,山腰的陡坡上辟出了一片平地,小巧玲珑的扼守在港区的边缘,在台里官兵的精心呵护下,显得独具一格。错落有致的几排营房和气象观测工作室分列其间,室外气象观测场上的风速风向仪昂然挺胸,比较显眼的就是安放几只当时较流行的百叶箱,其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当时,我们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百叶箱里装有什么,但是,接待的部队叔叔,只许我们在外围参观,不让我们接近箱体,因此,对于百叶箱我们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听海军叔叔们介绍,气象台的工作非常重要,要求操作者认真、细心,来不得半点疏忽。因为,海上无风还三尺浪,对经常进行海上训练的炮艇、快艇编队,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是出海安全的保障。尤其是三都地处东海前线,气象复杂,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时风力常常都很大,夏秋季节经常受大风、台风的侵扰,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对参训部队的安全举足轻重,稍有不慎就会给值班的舰船带来危险,酿成严重的后果。为此,他们立足现有装备条件,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值班制度,针对海洋气象观测要求每隔2小时,对风向、风速、气温、潮位等十几个要素进行一次观测,每隔3小时向上级气象部门报告一次观测结果的要求,遇恶劣天气就二人一组互相保护,确保准时观测、认真记录、汇总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准确预报海区天气变化的成果,以供战备之需。 日复一日,气象台成了军港天气现象的晴雨表,播报内容和当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形式差不多,只不过现在是声像结合,那时以听广播为主,一天早晚二次的天气预报,雷打不动,给部队和千家万户带来了工作和生活的“福音”,部队女播音员的标准普通话声音还是蛮动听的。
每天,通过有线广播,岛上军民会了解当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做好备战和出行准备,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成了每个家庭天天的必修课。
当时的三都岛,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趣闻,每当夜幕降临,隔三差五气象台就会释放一个气球,利用“孔明灯”的原理,在气球下面放置燃烧着的材料,气球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以收集气象资料,准确预报海区天气变化的成果。这个时候,我与一些小伙伴们,吃过晚饭后,就会聚集在家属宿舍区边上的简易操场,看着那“火红的气球”冉冉升起,越飞越高,在天空中飘荡,直到肉眼无法观望为止。一开始,小伙伴们都不知道释放的气球是干什么用的,但他们想象力丰富,这个说:“气球是解放军叔叔夜间训练高空射击当浮动靶瞄准用的”;那个讲:“不对,气球是向敌占岛发送宣传品”……此时,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像力,谁也不服谁,往往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后来听父辈讲了军事气球的气象作用,彼此才恍然大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年的小小的气象台为军港的部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涌现了一个个能忍受天磨的铁汉。正如中央电视台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对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的颁奖词所描述“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他就是千万个先进人物中的一个缩影。 时光飞逝抑或永驻,三都岛蛰伏于岁月的温暖中,几十年过去了,军港气象台中当年的“老兵”们,许多人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扎根海岛,将青春贡献在那里,像太阳花般燃烧生命,乐守方寸之地,多年如一日,为部队的海防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