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结缘"海鹰"在那片海

本帖最后由 海鹰之子 于 2018-4-16 08:43 编辑

作者:
华克毅


――“海上猛虎艇”与海战英雄张逸民和鱼雷快艇的战斗情谊



195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故事片《海鹰》,风靡神州人人喜爱。海战英雄张逸民就是剧中主角张敏的原型,也是编剧之一。当年他心怀海战激情,根据亲身经历和感念生死与共的战友,提笔书写英雄。恰在此时,著名作家陆柱国深入部队挖掘创作题材,听说此事后就请他参加了电影《海鹰》的创作组。《海鹰》以海军鱼雷快艇战斗经历为素材,讲述人民海军为统一祖国,英勇顽强保卫海疆的动人故事。张逸民在几次海战中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作家陆柱国,他就以张逸民名字的谐音为剧中主角取名张敏,由著名演员中华俊男王心刚饰演。参加主演的还有著名演员王晓棠、邢吉田、张勇手等。张逸民认为主角名字太过接近自己,多次提出“改掉为好”的意见,但主创陆柱国认为主角名字接近原型人物是好事,坚持没改。《海鹰》以真人真事为兰本,塑造了海战英雄群像,成为当时青少年崇拜和广大群众喜爱的偶像,也是广大海军官兵学习的榜样  

    年,“海鹰”飞走了,搏击大海的雄姿从此无影无踪;英雄离世了,
战火的纷飞弹雨里,恐怕再也见不到如此英雄豪杰。我与张逸民神交六十二年,结缘五十九年,虽然面对面的近距离交集,包括前年赶到舟山洒泪为他送行,仅仅只有三次,但是生离死别刻骨铭心。


0cca7e49-1aa6-4c3d-9919-7d3d4bbb873d.jpg


张访3.jpg


4acc6140c00cc4cf455ac.jpg (138.4 KB)

4acc6140c00cc4cf455ac.jpg

4acc6140c00cc4cf455ac.jpg (138.4 KB)

4acc6140c00cc4cf455ac.jpg

回复 1# 海鹰之子

  结缘英雄



我自幼崇敬英雄,人民海军中最敬重的英雄就是张逸民。他既是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又是奋不顾身的战斗员,不畏艰险英勇善战,孤胆独斗有我无敌。经历多种作战形态:单艇、编队、与不同类型艇队协同;运用多种战术手段:霹雳突袭、摆阵强攻,歼敌于心无畏战必胜之中。大智大勇,驾艇、率队击沉敌舰三艘,重创一艘,战绩辉煌,史无前例,无人能及。尤其是驾单艇凭独雷,把我军陆上近战夜战的致胜法宝运用到海上拼搏,在超近距离一举击沉敌“洞庭”舰,创造了海战史奇迹。


1953年下半年,华东军区海军(东海舰队前身)新组建的福州、厦门巡逻艇大队(后改称为护卫艇29、31大队)南下福建,改变了我海军在福建海防前线没有水面作战舰艇的局面。我们在巡逻、护航,护渔中,与退居台湾、金门、马祖的国民党海军展开争夺制海权的激烈斗争,並不时反击台湾空军的疯狂袭击,也监视侵犯我领海的美国军舰。一些领导和战友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的鲜血就喷洒在我身上。1954年6月29日暗夜,在闽江口外四姆屿海战中,我艇损失惨重,我也被击中负伤。挫折、失利犹如严冬阴冷,考验着我们。在悲痛、压抑、沉闷的日子里,我们积极备战,渴望打一次炽烈炸雷式的胜利战斗。



1955年1月,如春雷响彻云霄,从浙江传来鱼雷快艇艇长张逸民冲至敌舰200米超近距离,单艇独雷击沉敌"洞庭"舰的胜利㨗报,我们为之振奋欢欣。当时我想,这要有多麽坚强意志,勇敢精神,和沉着高超的战术手段及技能啊!200米超近距离已是到了间距的极限,再近一点的话,击中敌舰爆炸的巨大冲击力,将会把攻击艇与敌舰一并毁灭。张逸民,这个响亮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並被牢牢记住,高大的英雄形象从此竖立在我心中,成为学习榜样。

    1958年8月初,鱼雷快艇第1大队参谋长张逸民率领经过伪装的9艘鱼雷快艇和改穿陆军制服的艇员队伍,在陆地上由铁路军用专列驰平原跨江河,穿山越岭从上海运送到厦门。我们刚建造出厂新组建的东海一支队二中队高速护卫艇队(后命名为护卫艇32大队2中队),也从上海吴淞口起航,经千里风浪烈日暴晒奔赴厦门。十分巧合的是8月17日那天清晨,张逸民带领他的中队干部和艇长们熟悉厦门周围海区、航道情况,乘车在集美海堤上驶过俯视海面时,看到我们三艘高速护卫艇正穿越海堤桥孔。我当时任556艇副艇长,正在海上全神贯注指挥操纵战艇,趁海水将涨至高潮,顶着湍流穿过狭小的桥孔向厦门港驶去。都是从上海出发的鱼雷快艇和首次现身东海的高速护卫艇,两支在上海未曾谋面的尖刀艇队在厦门会师了。由此开始,在台湾海峡为保卫共和国安全的拼搏中,结下深厚战斗友谊,奏响一曲曲嘹亮凯歌。

    没几天,福建前线“8.23炮击金门”战役打响。8月24日,我们在厦门港外镇海角海面待命,随时准备配合鱼雷快艇出击,可是一直没有接到投入战斗的命令。没想到黄昏后张逸民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率鱼雷艇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敌护航编队,在金门岛料罗湾外一举击沉敌"台生"、重创"中海"两艘4000吨级的大型坦克登陆运输舰。这胜利大大鼓舞、推动我们去建功立业。

张访2.jpg



TOP

回复 2# 海鹰之子

91日,前一个台风刚过,后一个台风即将急旋而来,海上狂风呼啸海浪滔滔。敌人混合编队趁此不利我们小艇出海的机会从澎湖岛马公过来20:30 我们二中队556、557、558三艘高速护卫艇到达镇海角海面待23:10,接到指挥所出击命令,我们三艇立即朝金门海面向敌混合编队冲去。金门岛上的敌炮兵向我艇队开炮,我海岸炮立即进行压制射击我在指挥台上操纵指挥,见到左后方出现一道道泛着银光的白浪,白浪迅速在左侧超越我们向前飞滚,漆黑夜海中虽然只见浪花不见艇影,但我知道這是张逸民率领的鱼雷快艇编队冲锋向前了。与他协同战斗增强了我们胜利信心,我兴奋異常当即在指挥台上高兴地对艇长宫毓滨讲:鱼雷快艇出动了!並告之全艇,大家的战斗情绪更加高涨。不久,见到右前方海空曳光弹交織,知道张逸民捷足先登打上了。


这天夜里共有四艘敌舰前来,一艘是七百多吨的美坚号登陆舰,满载着给金门岛上蒋军的军火弹药等补给物资、休假返回官兵和战地记者; 为其护航的,一艘是六七百吨的维源号扫雷舰,是编队中火力强的,另外两艘是满载四百五十吨的沱江柳江号炮舰,装备有较强的自动火炮。无论吨位或炮火,任何一艘敌舰都比我们护卫艇好几倍,但速度比我们慢时,在稍远处的外海飘航着为蒋舰编队护航的两艘数千吨的美国驱逐舰,它特意开亮了识别灯,估计是唯恐我们将它当作蒋舰攻击,或怕引起国际上更多麻烦。我们对美舰的原则是基本不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鱼雷快艇原定攻击目标是火力较弱担负运输任务的“美坚号登陆舰,由于岸上指挥所雷达判断失误,引导鱼雷快艇攻击的却是火力最强,担负护航编队旗舰“维源舰,致使攻击无果自己受损。当沱江柳江两舰对我攻击后撤退的鱼雷快艇袭击时,我们劈风斩浪冲了上去。魏垣武大队长指令分割敌编队,形成我们自己的局部优势,集中攻击就近的沱江舰。敌沱江炮舰在6000米左右的距离上首先向我射击,我们穿过阵阵弹雨,沉着地直往前冲。23:55,当冲至距敌3000米左右,进入我火炮有效射程,557指挥艇领头火炮发射,顿时三艇六门双联37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和12.7毫米机枪十几条火龙,向敌疾窜,顿时把沱江舰笼罩在一片炮光之中。我们三艇边打边冲与敌距离越打越近,敌舰上的40毫米机关炮被打成了哑巴。射击太猛,炮弹飞泻,炊事兵雷思镜、汪德友既要装弹夹又要送炮弹,根本来不及。距敌500米时,我舱面备用炮弹全部打完,炮火停顿了。三艇几乎同时炮弹供应不上而炮火中断,敌疯狂反扑。各艇想尽办法救急,报务兵、雷达兵临时应急运弹,体验生活的海政文工团员也参加了运弹我艇雷达兵鹿世立经我允许暂离雷达室,紧急进到前弹药舱搬运炮弹,因艇体剧烈摇晃摔倒,腰部受伤,仍坚持不停地运送炮弹各艇机关炮又怒吼起来,打得沱江舰跑不动了,我们即减速置敌于左正横,与它同向同速运动。一串串曳光炮弹贴着海面向它飞去,敌舰上不断闪起爆炸火光,冒出浓烟。我历经多次海空战斗,大多是敌强我弱,处于被动抗击,心情是压抑的。这次主动攻击,气势强大,打得十分酣畅爽快,我通过高频无线电话向指挥艇请示:让我们再靠近打。我们专击敌舰右舷,使其一侧破损进水,失去平衡加速沉,又迫其左舷一侧火炮于死角而不能发挥。它几次意图转身,我们就是盯住右舷不放。我们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威猛火力,把敌人彻底压倒了,它拼命往外海逃窜,但被我们紧紧咬住。突然它反方向转身,妄图冲撞我556艇,被我加速绕过避让。经过78分钟激战,"沱江"舰水线上下被打得弹孔累累,炮毁机损失去动力,大量进水下沉,人员伤亡近半,已无招架之力。原可当场击沉,但我们因接到紧急救生任务而放弃最后一击。9月2日1时13分我们停止射击,转向撤离战场,去搜救鱼雷快艇战友。严重毁坏的“沱江”舰不久报废解体在台湾海峡波涛之中,我们中队首创小艇(护卫艇)击毁敌舰范例,荣立集体二等功。

    战后我思考,当时我们三艘护卫艇面对的敌混合编队是四艘完好无损的军舰,吨位、火力都比我们强得多,为什么我们能打得那么顺利,歼敌于滚滚怒涛之中?除了我们英勇猛攻超常发挥,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张逸民率鱼雷艇队在一周前钻进敌编队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沉、重创各一艘坦克登陆运输舰。这强大的威力一直震慑着敌人。这天夜里张逸民又率鱼雷艇队冲锋在前发起攻击,虽然由于岸上指挥所雷达导航选错目标,使他们攻击失利自己也受损,但已把敌编队打乱,对敌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惶恐的四艘敌舰畏首畏尾只顾自身保命。我们奋勇冲上去将它们编队成功分割,当我们围攻“沱江”舰激战时,557指挥艇雷达发现“柳江”舰向我们方向驶来,意图偷袭或为“沱江”舰解围。艇长任共遂即令后主炮向其方向射击,也没打多少炮弹,“柳江”舰就转身往外跑了。这样我们集中攻击“沱江”舰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开创小艇打敌舰成功范例。

TOP

回复 3# 海鹰之子

1965年11月13日深夜至14日凌晨的崇武以东海战中,我工作战斗过的艇(原556艇,此时已更换装备改艇的舷号为588)又和张逸民率领的鱼雷快艇协同战斗。先由132鱼雷艇配合,145艇射出鱼雷命中敌舰尾部爆炸,致敌进水下沉。紧接着,第二突击群指挥员29大队参谋长王志奇率588和589两护卫艇及时赶到,抵近敌舰狂射猛击,扩大战果,没给敌舰丝毫苟延残喘机会,当即将敌击沉,并在海上抓捞俘虏。再创击沉敌"永昌"舰,重创敌"永泰"舰的范例。四艇均荣立集体一等功。1966年2月3日,588艇(原556)获国防部命名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


作为“海上猛虎艇”首任副艇长、第二任艇长,我深知"海上猛虎艇"与鱼雷快艇的战斗协同情长谊深,所得荣誉与张逸民和鱼雷快艇战友密不可分   

张访8.jpg

张访6.jpg

张访7.jpg


TOP

回复 4# 海鹰之子

劫后重逢


此后数十年,我已被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作,从媒体和战友口中知道一些有关张逸民的情况。他献身海軍事业,创建无与伦比的功勲,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被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出身草根无背景,凭赤胆忠诚、过人才智、勤奋苦干、赫赫战功、洁身自爱,陆地海洋征战23年,由普通一兵成长为海军将领。1969年由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任命为海军舟山基地政委(正军职)。在我们那批热爱海军事业的海軍学校同学、战友、青年军官心目中,他是可带领海军驰向深兰大海的司令人物。可是在"9.13"事件后,毫不沾边的他竟莫名其妙地被打成林彪反党集团成员,一打不成就二打三打。四人帮垮台后,把他与四人帮连起来批斗,后来又把他作为“三种人(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批斗,跌落深渊被关押审查十六年,非置他于死地而后快,被斗得家破妻亡子女离散。电影《海鹰》的编剧名单中他的名字也被抹去。英雄落难我们心酸,一直想在适当时间前去探望。

   2014年4月下旬,与原新华社海军分社副社长,资深军事记者,熟悉海军脉搏的陆其明伉俪约定前往舟山看望。那次一起到舟山的还有海空英雄舒积成,张逸民原部属、鱼雷艇战友顾汉昌。大家交谈甚欢,谈得最多的是张逸民在写的回忆录,他虚心征求意见,认真作记录。85岁的老人了,还勤笔奋书爬格子。十年来一点一划一字一句写下六十多万字。一而再,再而三,经十次修改力求完美,毅力惊人,精神感人。


战后劫后,我们耄耋之年久别重逢,大家十分欣喜,有说不尽的话。一天,在他子女、家人一同参加的家宴晩歺桌上,他郑重其事把我介绍给大家,情真意切讲述五十六年前,1958年"九.一金门海战"中我们结缘的事,称我是他的救命恩人,感谢护卫艇兄弟的救命之恩。顿时回想到那年海战中结下的生死情谊,我不禁热泪盈眶,忙说:不要这样说,不要这样说,我承受不起⋯⋯。欢聚告别时见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我们相约隔些时日再聚。

    年初,看到上海电视台为他制作、播出的《我是海鹰》三集专题片,正在高兴之际,传来他入住医院的消息。3月17日传来噩耗,18日清晨,我从上海赶乘长途汽车前往舟山送别。张逸民的二公子张玉林在灵堂前向从北京赶来的大侄子、长兄张南征少将(军事学院退休教授,张逸民在第四野战军南下征战途中取的名。当时他在料理其它事,不在跟前)之子,张逸民的长孙张征敏介绍后,这位四十来岁的魁梧男儿,竟然撲地下跪匍匐在我跟前,口称是他们家的恩人。受如此叩首大礼,我怎承受得起。张逸民育有三子一女和第三,四代多人,子孙个个能干,重情重义又重礼,我感动不已,又交织着悲痛心情,控制不住泪流满面,忙俯身将他扶起,往事重现眼前。

张访5.jpg


TOP

回复 5# 海鹰之子

成功搜救


1958年9月1日,我们从深夜打到2日凌晨的激战中,在敌“沱江”舰已千疮百孔时,连续接到东海舰队福建前线指挥所十来份急电,命令我们搜救鱼雷快艇战斗落水人员。指挥艇557领着我们不无遗憾地停止了可当即打沉“沱江”舰的最后一击(后它报废在台湾海峡),心急如焚转为搜救部署。我的心顿时从刚为酣畅痛打敌舰而兴奋的高处跌落下来。我们和鱼雷快艇战友都是在海上出生入死的人,心心相连息息相通。海上搜救十分艰难,若错失时机,成功率几乎是零。此前我们曾两次在海上紧急执行搜救任务,一次是8月14日下午,天色阴沉,南下经过海壇岛时接到上级急电,令我们在东庠岛附近搜救空战落水飞行员。我队即展开搜索队形在海面来回寻找,没有任何发现。任务解除,继续南下时,发现我们刚驶过的后方有两艘蒋军军舰,向我队开炮。后来得知我们搜寻的那位飞行员是被空军追记一等战功的空战英雄周春富,在当天上午11点前平潭岛上空的战斗中以寡敌众,击落台湾来袭的F-86飞机两架,击伤一架。自己被两次击中受伤,飞机失去操纵,跳伞坠海。我方军民虽全力搜寻,但无收获。我们遭遇的那两艘蒋军军舰估计也是来寻找他们或我们落水飞行员的。另一次是8月24日黑夜至25日白天,在金门�以南海面,不顾敌机可能的空袭,犁耕式来回搜寻沉没的175号鱼雷快艇战斗落水人员,也一无收獲。那次落水人员有5人捐躯葬身大海,5人巧遇渔船獲救,3人成台湾国民党军队俘虏。据被渔船救獲的艇员讲,他们在海上漂游时见到我们中队的艇,但呼唤无应,而我们却是无一发现,痛失战友。      


今次暗黑之夜,他们落水已有一段时间,没有确切的定位点,风吹浪打,潮起潮落,海流湧动会把他们卷到哪里?我们在海区前冲后攻,左转右拐,围绕着几次企啚突围的敌舰转了不少圈,航行了不少浬,应该已远离原来海区。大海捞针十分渺茫,我的心被揪得紧紧的,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竭尽全力搜寻。雷达电波扫海找人,无效,只能凭肉眼加望远镜扫视。艇减速慢行,我把操艇交给了宫艇长,走下指挥台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各搜寻区划,组成一个全方位无疏漏的搜寻扇面,叮嘱仔细寻找,后即又回到指挥台登高观察。大家望眼欲穿,不放过尺方海水的一波一浪。前后甲板、炮位上,指挥台上,二十来双眼睛前后左右有高有低,360度极目扫视黝黑海面,焦急、沉重、不安之心突突跳动,感到时间特别漫长。突然,乌云笼罩的夜空云开月朗,明月悄悄探出,皎洁的月光倾泻海面,天助也!约十五分钟左右,已搜索航行了一段浬程。忽然发现左舷前方有微弱的光点在波浪中时现时隐,心中立时燃起希望之火,我让信号兵秦卫邦立即向指挥艇报告。艇随之减速再减速,怕推进器旋转涡流伤人,继而停伡滑行,小心翼翼慢慢靠近过去。经喊话沟通,果然是待救的鱼雷快艇180指挥艇落水人员。找到了!找到了!我们个个喜出望外。558艇负责海面警戒,我556艇和557指挥艇马上放下救生杆、救生绳。我心目中赫赫有名的英雄,中等身材、十分精悍的鱼雷快艇大队参谋长张逸民和他的战友们十六人被我们两艇一一施救接上甲板。张逸民真是好样的,他领导下的兵也是好样的,他们被接上艇后,依然斗志高昂,还想在我们艇上继续参加战斗。我忙让艇员给他们披上毛毯,为伤员包扎伤口,安置到艇长室、水兵舱,换衣服、喝姜汤休息。后来得知他们漂浮在海里发现我们时,张逸民曾打枪鸣号想引起我们注意,其实那样无济于事。枪声被风呼浪啸和轰隆的马达声淹没了,尤其是我们的耳膜,被一个多小时的巨响炮声、气浪震得疼痛、麻木了,耳聋了,根本听不到。真悬啊!若是擦肩而过,或从他们头上驶过⋯⋯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我们急切前往搜救,却不知他们确切方位、距离,战艇几乎处在“盲航”状态,冥冥之中鬼使神差几乎是无误差地把我们导向他们,时间和空间都恰到好处的相合交汇,若时间前后相差几分钟或距离相差百、几十米,都会失之交臂。即使是现今的GPS导航,恐也不一定有这麽准确无误。实在这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巧合的巧合:张逸民他们漂浮在海里充满惊险,意志坚定不当俘虏,当敌舰靠近时曽准备脱去救生衣自沉殉职;他组织全体落水人员抱团自救待援,措施正确得力;暗黑中准确分辨敌我舰艇,避过敌舰搜捕,及时向我们发出灯光信号。他们漂流,我们航行,虽然相隔已有一段时间,竟然会在相距不远的海区。再加上我们搜索仔细及时发现,否则又会是"8.24"海战后搜救快艇沉沒落水人员一无所獲悲剧的重演。我们护卫艇在海上搜救,未遇多大曲折惊险,没有什麽动人壮举,只是尽职尽力。所以我一再讲,对救命恩人之说承受不起,我们只是怀着战友生死之情尽全力执行任务,很幸运的是我们成功了,很幸运的是张逸民和战友们獲救了。这样的成功机率在大风大浪的战斗海上极低极低,只有偶然性没有必然性,是天大的幸运,用俗话来说:是张逸民他们命大福大,命不该绝!另一艘沉没的174号快艇9名落水人员,也在稍后的早晨被我4艘50噸护卫艇在东碇岛以东海域救获。两快艇落水人员全部被救 ,这在海战搜救史上也罕见。张逸民和他的鱼雷艇战友是海军之宝,在我们护卫艇全力搜救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曽组织沿海各县出动400多艘漁船在海上四处寻找。

TOP

回复 6# 海鹰之子

几十年来,张逸民每当回顾战斗中沉没的175艇英雄事迹时,心里总会引发崇敬的激动,针刺的心痛。激动,因为那绝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壮举。心痛,因为对捐躯大海的5位战友一直念念不忘,自己又无能为力。2008年,挺过了被审查关押,身心摧残,穷困潦倒等多重艰难,已是八十高龄的张逸民趁身体还行动无妨,在儿子张玉林的支持安排下前往厦门,特地去到龙海县镇海角海岸,俯视金沙碧水的定台湾。这里已成了旅游景点,有“(台湾)小垦丁”之称。张逸民前来可不是为弥补当年因战事紧张无暇顾及欣赏的遗憾,而是来了却祭奠战友的心愿。这里是五十年前“8.24”海战他率队征战的出发地,滚滚的海涛声中,他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支前模范厦门渔业合作社的海上民兵渔民兄弟姊妹为他们出征壮行擂响的锣鼓声。他们视死如归驾艇疾驶战场,果不负众望,取得重大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他十分歉疚带去战场的部下没能全部带回,有五人搜寻无着。他老泪纵横,置放好带去的罐头,点燃纸钱,把3瓶茅台酒撒倒在这片海岸的山地上。面对永不止息的海涛,跪下给捐躯大海的战友磕了三个头,默默念叨,古时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回是英雄,而今时鱼雷艇勇士奋战海疆却尸骨无归随浪漂,尤其是其中3位因没有牺牲证明而长期不能开追悼会,更没有被认定为烈士。尽管无法确知他们的死因和表现,可张逸民清楚,他们确实是为共和国献身的。他深感惭愧、无奈、对不起这三位战友和他们的家属。虽然他陈词力争,上级的答复是观察观察再说,但直到鱼雷快艇部队建制被撤销了也没观察出结果,也没有定论。这是张逸民几十年来至死放不下的心头之痛。这真实的历史,今人会感到无法理喻。设想,战至最后的孤身独胆英雄,有谁来为他证明?鱼雷艇战斗沉没,人员漂流四散而牺牲,谁来证明?1958年我们在海上搜寻无着的跳伞坠海飞行员周春富,也不会有死因和表现证明,没几天空军授予他 “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批准为烈士。2001年南海上空的海空飞行员王伟,驾机与美机碰撞失事后,也是跳伞坠海,当时出动多少飞机军舰船只军民,寻找了14天毫无发现。可以想知,他也不会有死因和死时表现证明。中央军委于2001424日在北京举行了命名大会,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海军党委批准革命烈士。想想牺牲的鱼雷艇战友真会是死不瞑目阴魂不散哪,那盼等他们回家的家人会怎样度日?

TOP

回复 7# 海鹰之子


对手命运

     我们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在与台湾海军长期对垒交战中,结交了一些对手,他们因交战而飞黄腾达,因交战而命运多舛。


“九一海战”,是1958年炮击金门战役中一次著名的海战,因为战斗开始在北京时间91日深夜12点之前而得名。台湾方面称它为“九二海战”(也称料罗湾海战),是因为按当年台湾时间战斗发生在92日零时过后,时差一小时。按说,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地理位置都在英国格林尼治国际天文时间的东八时区,是没有时间差别的,但当年台湾实施“日光节约时”,又称夏令时,夏季就比大陆提早了一个小时。由于这原因在台湾就变成战斗发生在92日零时过后,而称“九二海战”了。(台湾从1980年起已不实施
“日光节约时”)

    195891日深夜,在大风浪的金门岛以南海面我们中队556557558三艇紧紧咬住沱江舰穷追猛打,它被打得奄奄一息毫无还手之力,危在眼前又无处逃遁。(在“密不可分”章节已述)此刻出现了一个转折,“沱江”舰获得一丝生机 ,延长了两多月的寿命。      


困兽犹斗。沱江舰舰长刘溢川突然妄想仗着个子大、装甲厚,以舰体作武器,竟相反转向朝位于编队中部的556艇凶狠地拦腰冲撞过来。如敌得逞,我将艇毁人亡。见此毒招,我一拉控速伡钟,加快速度,唰!地从敌舰首几乎是擦着船舷而过,避开了凶险,。我们三艇又在更的距离狠狠猛揍。这一情节在沱江舰舰长刘溢川回忆录中是这样写的:“……舱面上官兵伤亡枕籍,舱里进水不已,各炮或遭击毁, 或则弹药殆尽,火力几告全失复目视侧方尚存匪艇两艘,相距仅及百码,余忽起撞船之念,决心与敌同归于尽。当即下令 机舱做最后之撑持,全速冲进,以舰体作为最后之武器。下令副长对正面匪艇冲击,惜以舰体负伤沉重,操纵不灵,竟被匪艇擦弦而过,相距不过咫尺,月色之下,但见匪艇舱面亦无一人,是伤亡殆尽矣!时匪艇几已全部就歼,乃下令弃离战场, 回航归队二时三十八分与友舰会齐,时沱江已失动力,仍由友舰拖带返航。此一历经达两小时的惨烈海战,乃告一段落, 我们终于打胜这一仗……”其实,我们经过78分钟激战(不包括敌舰此前与鱼雷艇的交战时间)沱江舰水线上下被打了百个窟窿,舰体严重破损,进水下沉已无力招架。我艇在避过它的冲撞时,中队的战斗梯队被冲散,重组队形时,负责导航和译电的指挥艇557副艇长陆华岳急忙下到报务室,解译几分钟内已积压在无线电兵手中的指挥部十来份急电,命令我们搜救鱼雷快艇失事落水人员。指挥艇立即领着我们不无遗憾地停止追击,放弃了可当即打沉沱江舰的最后一击,转为紧急搜救部署,改变航向去搜救张逸民他们鱼雷快艇战友了沱江舰虽逃脱了当场沉没的命运,日后还是因残毁不堪被报废除役。

    我看到网上有的文章说我们当时因丢失了目标而停止攻击。实际是沱江舰虽然在目视中消失,但我们三艇都有雷达且工作正常,近处海面目标全在搜索范围之中。我们为了救战友不能不放弃对“沱江”舰的追踪攻击,这使我们赢得宝贵时间,圆满地把张逸民和鱼雷艇战友全部施救回来。这个价值比当场击沉敌舰要大得多。鱼雷艇沉没在当年是保密的,难免引起各种推想。7年后张逸民又大放光彩,强攻击中永昌舰使其下沉,为崇武以东海战的重大胜利作出了贡献。原556艇装备更新后的588艇和589艇及时赶到猛攻,使其当即沉没。快艇和护卫艇两老战友再度携手梅开二度,共奏更响凯歌。

TOP

回复 8# 海鹰之子

台湾方面对“九二料罗湾海战”则大肆宣扬,标榜为与黄埔精神并列的台海精神。他们的前海军总司令黎玉玺称这次海战以110完胜共军,击沉了8艘鱼雷艇,3艘炮艇。报道称:沱江舰舰长刘溢川遭到鱼雷艇和炮艇围攻,他两分钟两分钟一艘连着一艘的把匪艇击沉6艘。那不是像快刀斩萝卜了吗。其实那次战斗,我们冲进战场的先是6艘鱼雷艇,后是3艘高速护卫艇,即使被他们全歼也只有9艘,哪来的11艘啊。而实际情况是两艘鱼雷艇撤出战斗时中弹受伤,操纵失灵发生碰撞致沉没,艇员有轻伤。我们3艘护卫艇仅557艇中20毫米炮弹1发,只有大队通讯业务长1人受轻伤。网上有说牺牲1人,有说牺牲11人,那是搞错了。至于沱江舰舰长冲撞我艇时,居高临下看到我艇舱面已无一人是伤亡殆尽矣!”,那是看走了眼,或是虚报……那时我正指挥战艇加速绕过它舰首,火炮也未停歇,全艇人员安然无损。沱江舰被打得很惨,亡10人、伤29人,伤亡近半,炮毁动力严重缺失,舰体破损涌进水。至于说中了我们的3吋(76.2毫米)炮弹,也是夸张了,我们小护卫艇还装不下这样口径的大炮。不过它遭我们机关炮密集猛攻,破损进水尽力堵救,能支撑不沉没确实挺顽强很艰难。这位抗战期间投身建设中国海军,经过军校训练的沱江舰刘溢川舰长破釜沉舟对我冲撞,也确是高招,赢得了转机,否则已无招架之力的残舰几分钟之内就会被击沉。他的不错表现,加上功绩被夸大和台湾党国与海军提高士气的需要,一年后沱江舰创历史的获得蒋介石总统颁授海军第一面荣誉虎旗,刘溢川成了红得发紫的英雄,仕途畅顺,由江字号炮舰少校舰长,升任阳字号驱逐舰舰长、编队指挥官,直至七十年代在海军中将任上退役

而另一位对手堪称海战史上绝无仅有的奇巧事。在张逸民东海十年征战,击沉敌舰3艘,重创1艘的四次主要战斗中,据来自情报部门的消息,竟次次有台湾海军军官陈德奎的身影。陈因战得福,也因战遭难。1955110日夜,张逸民单艇独雷击沉“洞庭”舰时,该舰麻痹大意毫无战斗准备,轰隆巨响中舰身断裂为两截沉没,大部分官兵葬身浙海。枪炮长陈德奎那时恰不在战位而在后甲板抽烟,被爆炸巨震抛入大海,漂游数小时后被同队友舰救起。台湾蒋总统为反攻大陆鼓士气,封给他一个“克难英雄”称号,并送海军官校栽培。台湾媒体为陈德奎大造了一番声势,使他一时在台湾红遍天。同时我海军英雄张逸民也在台湾出了名,那是因为台湾当局组织陈德奎和多位“洞庭”舰上遇难官兵的家属,在电台上哭哭啼啼控诉他击沉洞庭舰的“罪行”。张逸民得知后,对遇难者家属虽有怜悯之心,但认为难属们找错了对象,她们怎么不去问问蒋总统为什么逃到台湾后还心不死地要反攻大陆啊。

1958年8月23日,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战役打响,8月24日黄昏,张逸民率鱼雷艇队英勇巧妙地穿过维源、沱江、湘江三舰的护航编队,一举击沉、重创四千多吨的中字号坦克登陆运输舰各一艘。蒋总统为此大怒,要问责升了官成为编队指挥官之一的陈德奎(另有说陈当时是编队旗舰维源舰舰长),后经时任彭湖司令等高官向老蒋求情,才准以戴罪立功。接着在9月1日深夜,张逸民的鱼雷快艇与戴罪上阵的陈德奎在金门海峡再度交火。由于天时气象不利,海上风浪大大超出了鱼雷艇正常航行的承受能力,加之上级用兵不当战术不对又出差错,致使鱼雷艇处于火力密集的被打地位,指挥艇中弹舵机失灵,又被友艇撞击而沉没。攻击失败自己受损。让陈德奎占了一次上风。

TOP

回复 9# 海鹰之子

1965年11月13日深夜至14日凌晨的崇武以东海战中,张逸民竟又与时任“永昌”舰舰长的陈德奎中校对上了阵。11月13日深夜,我编队指挥艇573和576等4艇组成的第一战斗突击群,率先向敌“永泰”“永昌”两舰发起攻击,接敌瞬间对敌有所杀伤,但我指挥艇也中敌炮弹,编队总指挥海壇水警区副司令员魏垣武负重伤昏迷,护卫艇31大队副大队长李金华和中队政委苏同锦牺牲,还有7位同志负伤。由于敌我相对运动逆向而行,相互很快脱开远离。无线电通信又因故障而中断,编队一时失去指挥,两敌舰向乌坵屿逃去,曾是炮火激烈的海面顿时沉寂下来。后魏副司令昏迷醒来,下达召鱼雷艇出击命令。待命的张逸民率领6艘鱼雷艇向敌舰疾驶而去,冒着炮火截住敌舰逃路,艇在失去突然性隐蔽性的不利情况下向敌发起强攻。敌“永昌”舰不断转向规避,化解快艇的攻击锐势。张逸民歼敌意志坚定,冒着永昌舰弹雨盯住不放,发起一次次攻击,命令鱼雷艇没把握决不射雷,宁可冒着弹雨撤离再转身冲刺。陈德奎舰长也能沉着应战,指挥永昌舰左右机动,以舰首对着鱼雷艇,一次次躲过张逸民的进攻。两强相遇勇者胜、智者胜、韧者胜。陈德奎对阵有过击沉两艘、重创过一艘军舰经验,又经过海军高等学府深造的张逸民,不论在战术思想、军事素养、拼搏精神、作战技能等等方面都是难以匹敌的。在连续攻防激战中,永昌舰身陷困境,战况越来越艰险,即向指挥舰永泰舰和台湾发出呼救电报:“我舰1000码内都是共军快艇,情况非常紧急!” 张逸民指挥鱼雷艇分组迭次三进三出的反复冲刺、撤出、冲刺,当第四次发起冲击,145艇占领有利阵位,132艇佯攻助势,两艇逼近夹击, 145艇射出鱼雷命中敌舰尾部爆炸,致使敌进水下沉。紧接着,第二突击群指挥员29大队参谋长王志奇在失去上级指挥的情况下,主动寻找战机,率556艇装备更新后舷号改为588的新艇和589两护卫艇及时赶到,抵近敌舰狂射猛击,扩大战果,没给敌舰丝毫苟延残喘机会,当即将“永昌”舰击沉在乌坵屿以南15海里处,并在海上抓捞俘虏。

    此战中,“永昌”舰重踏10年前“洞庭”舰不归之路,大部分官兵也命运相同,不同的只是前者葬身浙海后者在闽海。陈德奎重复10年前海上漂流命运,他负重伤(有称双腿被炸断),在冰冷的海水中漂流数小时,后随同他有14人被美国驱逐舰马松号救起。战后,陈德奎所在的台湾海军南巡支队队长麦炳坤上校和旗舰永泰舰舰长朱普华中校被以战场脱逃罪受军法处置,军方也一度打算追究陈德奎,但在海军副总司令宋长志、前海军司令刘广凯与蒋经国的力保之下,才免于牢狱之灾。   

    崇武以东海战的胜利为台湾海峡战事写下了休止符,双方对手们也从此停止了交战,各自开始另外的命运。

    我在写本文时,曾反复在网上搜索,寻找有关台湾海军陈德奎中校的信息,但寥寥无几,尤缺乏他在1958年金门炮战中的确切资料及战后信息,如有知情者予以提供,不胜感激。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