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三都中心小学零星记忆

      我到四年级转学进入中心小学,之前一直在我父亲当校长的港口小学上学。后来可能考虑到学习条件问题,父母把我转学入中心小学。
      按时下眼光看,镇中心小学也是农村学校,但是相对于村小学,条件已相对完善些。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感觉还好。三都中心小学的特殊在于,部队子弟和军属老师占据了一大半比例。在这个环境下,每个人都必须得说普通话,否则无法与大家交流。这也让普通话得以普及。那个年代,似乎说国语是一种时尚,是文化人的象征。不像现在,国语普及得有些学生已不懂当地的方言。北方汉语言的强势,让南方方言会慢慢消失的。
      班主任姓杨,山东人,部队军属。要命的是,我一直想不起来她叫什么名字。当时没有地理概念,不知道她究竟是山东哪里人。我一直喜欢着这个老师,觉得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她在灌输那些人性善的理念时,会让人觉得她是发自内心的表达,而不是敷衍学生。那时觉得她很漂亮、很慈爱,长得有点象香港演员鲍起静年轻时的样子。她总是衣着得体,长烫发高高盘起,很有风度。她时常会向我们讲述她在山东老家的习俗和一些轶事。后来在看倪萍自传《日子》时,里面描绘山东青岛的篇章,又会让我想起杨老师给我们讲述的那些,觉得非常亲切,没有距离感。也因为如此,我很喜欢看倪萍书中关于描绘小时候生活场景的篇幅。
      学校部队子弟也是一道风景。80年代,部队相对地方确实优越十足。部队军官的收入比地方的工作人员高,而且物质福利特别好,所以优越感有也正常。部队子弟在班级都是最调皮的一族。尤其北方几个男生,个子高,特别会吵闹,也让老师特别头疼。当时没有强烈的文凭概念,只有就业意识。部队子弟一毕业就可以当兵去,有了这个天生的优势,他们对读书似乎不是特别的需要。加上追随父母到处转学,不稳定的读书环境,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利。当时经常有这种现象:班上的部队子弟,哪天没来上学,大概就转学走了;哪天又冒出一个同学,大家都知道是新转学来的。不过,其中当然也有很优秀的,只是说留给我的是那个年代的这些记忆罢了。

小学时去杨老师家里玩,她会拿出很多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看到我们她的眼神是温柔和欣喜的。好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这么温馨。真想去看看杨老师,可是不知道她在哪里。她和我父母关系不错,有留地址,但是现在找不到了。

TOP

不知道谁还记得梁东彤,他两个姐姐也在三中毕业的。好像一个叫梁卫,另一个不记得了。梁东彤个子很高,属于令老师头疼的角色。陈鼎东养了一只狗,这狗经常来教室外面玩。东彤天天去逗狗,激得狗暴跳如雷,狗吠声不断。班主任杨老师怒气冲冲,也无法制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