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都 我对汉字“都”尤为青睐,一是小时候生活在军港“三都”,那里曾经是一个“闻名遐迩小都市”,地形如一头牛,横卧海域,山水相间,格外迷人。海边出生,故乡成长,海风吹,海浪涌,童年的记忆总是萦绕在难忘的脑海里。 近期有幸出游,驰骋的动车将我送到很远很远的内陆,那里丘陵起伏,河川纵横,岗峦相连,盛产煤及黑色金属矿。城际间树很青葱,路很宽广,人也很有礼貌,充满着古朴的气息;是的,这座城市很好,只是它抵不过路边花坛那泥土的清香。站在林荫素裹雄伟的武功山脉,俯望城区,赣江支流萍水河绕道穿越而过,鹅湖公园的湖心岛拱桥小亭散落四围,锦绣城门檐角飞天富丽堂皇,博务馆菱角屋顶窗明玻清,昭萍广场上秋收起义纪念碑庄严肃穆,漫野的山茶花含苞怒放花鲜红叶茂;高楼林立、山峦起伏;三候寺东临南河水,南靠乌龙山,西傍三侯古桥,北对册冈宝刹;森林公园内山岳耸峙、峰回嶂叠、泉流瀑飞、洞奇岩异、景色宜人。 煤都萍乡——赣西的一座名城,我对它的记忆是刚上小学时,故乡街头巨型广告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而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伟人的敬仰,让我确信,安源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胜地,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博览其英姿。 安源是萍乡的卫星域,毗邻湖南,历史上有“吴楚咽喉、赣湘通衢”之称;如今,沪昆铁路、高铁横贯全区东西,与京广、京九两条大动脉相联。这里是中国工运的策源地,也曾是无产阶级的大本营,中国少年先锋队在这里诞生,红领巾的摇蓝也在这扎下根基,全国产业工人最早的支部炉火正旺,地方党校的旗帜也熠熠生辉…… 每当回望一段嵌入历史长河的时光,总想到实地去寻找火种发芽的温床,我仿佛看见闪烁希望的曙光,划过朦胧的天空,星火点燃的祭坛,号召矿工挣脱旧世界的桎梏,向官僚资本宣战。 浩翰的风从林海穿过,无论是四季轮回的交替,还是血与火的洗礼,寂寞不在降临,一片被按下快键的土地,把高楼当作画布,把展馆当成全新的时代,用以敬醒世人。 坐落在山腰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红色旅游的一幅橱窗,它是城市的名片,引起南来北往过路客的憧憬,我带着无比的崇敬的心情,走近神圣的殿堂。那是一幢坐北朝南气魄雄伟的建筑,两根柱形门墩正面分别镶着毛主席语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门墩顶上是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门墩内侧是十面迎风招展的红旗造型,正面中间五个向日葵簇拥着青年毛泽东的头像。底下入口处门楣上挂着邓小平题写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红色门额。 三月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也不能阻挡我探究工运先驱与安源路矿工人以崭新的姿态登上革命历史舞台的冲动。攀上门前的台阶,进入馆内,序厅正面墙上是一幅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浮雕,浮雕前是两只巨手雕塑,一只手高举铁锤,代表铁路工人;一只手举起矿灯,代表煤矿工人。说来也巧,一个领导模样的参观者在秘书的陪伴下,请了一位讲解员,我正好随同领略。 陈列室,以大量照片、文字和实物反映当年安源路矿工人开展的艰苦斗争。展厅共分六个单元,从汉冶萍钢铁公司的创办与路矿工人受到的剥削和压迫真行起源,透过那群雕和实景再现,我仿佛看到贪婪的矿主黑手高悬的霸主鞭,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激起工人的强烈反 抗;二单元介绍中国共产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开展斗争,以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为首的共产党人,建立起6个人的支部,形成了工人俱乐部的坚强领导核心,大型油画《毛泽东去安源》及使用过的红雨伞、矿灯、竹脑壳烟筒赫然在目;第三单元介绍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取得的胜利,路矿工人代表刘少奇一身是胆,只身赴约,与路矿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谈判,挫败了路矿当局胁迫工人代表下令复工的图谋,为赢得罢工胜利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介绍“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中共安源地委执行毛泽东制定的“弯弓待发”的策略,安源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第五单元介绍1925年“九月惨案”后,安源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除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外,大部安源工人深入到湘赣两省参加农民运动,还有部分工人赴广东参加革命军,为支援北伐做出贡献。第六单元秋收暴动、武装割据,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并向井冈山进军,后期工人中有12位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参观过纪念馆,走下纪念馆门前一百多级的台阶,凝望翠柏簇拥的花坛中立有一尊“毛主席去安源”的雕像,我了解到早期的工运历史故事,犹如经历了一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洗礼”。 几天的旅程即将结束,列车在飞速前行,快了,快到站了,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往回家的路,回家的路上面对窗外急驰向后而去的他乡原野的自然画,总会不时回味这段所经历的见闻,想着一路上心绪的巅回路转,勾起了我的“都市情缘”,众多画面在构思中渐渐成型,当我随着车轮与铁轨有序的撞击,在沉思中浪漫遐想之际,广播适时想起:“尊敬的旅客请注意,本次列车将到达终点站,请您携带好您的行李物品,准备下车……”,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喃喃道:“南京站,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