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国华
第二天一早,天阴沉沉的,我们乘车从宁德城区出发,十分钟光景,就上了高速,途经飞鸾镇,这里曾是1969年后期的4008部队基地司政后机关的营盘。从车窗向外看,雄伟的立交桥替代了当年通往三都澳的过河石板小桥。行进在傍山的公路,在我的记忆中,这条小路,曾经是碎石铺设,坐在前排的德生说:“这条路早就铺成水泥路了,只不过靠近碗窑村后,路面较窄,仅够两辆车交会通行”。果不其然,旅行车飞驰了一阵,就看到了印象中的碗窑村,这里依山而建,富有闽东特色的石屋小瓦房鳞次栉比的分布在山脚下,总的感觉,曾经风光的陶瓷之乡(制作猫壶驰名),如今缺少了往日的喧嚣,沿街的瓷器店铺不见了。德生坦言:“陶瓷生意不好做,当地老百姓靠海吃海,都改做水产品生意了”。
到礁头了,这里是进岛的门户,无论军队和地方的船只都要在这里起锚,我们看到了熟悉的辅船中队的军用码头,两艘涂着银灰色的救生艇停泊靠岸,营区较为平静,或许是周未,绿茵环抱的营房前基本看不到水兵的身影。
下车了,随行的老三都们,按捺不住激动情,用手机疯狂拍摄着脑海中思念的昔日场景,远处外形似“富士山”的“港口山”峰脉依旧,所不同的是灌木满林,绿荫撩人,从那巍峨的身姿中,我们仿佛听着它对回乡游子发出了深情的呼唤。座落在海峡中的安全航行标志“灯塔”翻新了,比原来的高,且十分漂亮,它是三都的时代象征,见证了蓝色海浪的潮起潮落……。
近海中停泊着渔船和游艇,体现了三都已从军港向多元化发展,用她那峰奇石怪,景色优美,闻名遐迩,多彩多姿的岛区风貌迎接着八方来客,为游人提供逛景的交通工具。
我们来到民用客运码头,乘坐客轮进岛,此时,天上开始下起了零星小雨,由于我们人多,租用的船坐不下,必须分两批。因安全及避雨,我随第二批人员回到岸上休息亭等候,此时一个佩带上校军衔的军官出现了,热情的与大家拉起了家常,后来得知他就是当地的最高军事首长,曾经是海卫大哥的下级,他陪同我们到营区参观。
接送的客轮返回了,踩着雨海水混沌湿润的台阶,我们登上踏板,进入船舱,随着一声长鸣,客轮驶离向港湾深处进发,倚背伫望,外边溅起的浪花在海面涌起了银色的白带,不停飘落的雨滴“叭叭”敲打着窗帘,山脉间薄雾飘荡,远方海域肉眼可见的零星明礁小岛若隐若现,几只渔船在海浪的沉浮中起伏,此情景真应了那首绝佳诗篇“大雨落幽燕,白浪涛天,秦皇岛外打渔船,……”美极了!
上岛了,熟悉的石码头,众多托拱的石柱在海水的长年侵蚀下,砺壳斑驳;由于旅游的需求,码头正在拓宽,起重机冒雨施工。我们一行鱼贯而下,在一些部队官兵的迎接中,先从石码头边的部队营区大门进入;傍海堤岸与以前的环岛路重合,原先的部队基地供应站、服务社、面包房、灯光球场被后盖的营房淹没,小时候觉得那条路很长,不知不觉就到军用码头边了。山墙壁上“爱舰、爱岛、爱海洋”七个鲜红的大字,表达了守岛官兵的心声。
如今的军用码头岸边有了一个简易的小广场,军人俱乐部依山而建,台阶上高耸的铁锚标志昂然屹立,滨海的榕树如卫士守身旁,码头上停泊的战舰待令启航!这里是出征的点将台,这里是节日聚会的观礼台,这里是大阅兵的检阅台,这里更是凯旋归来勇士的授勋台!我们这批海军的后人在铁锚标志台留下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全家福”。
顺着从前的军械修理所门前的路往里走,军械修理所和酱油厂原址都已不复存在,我们穿过原先种植庄稼洼地的平台,顺着石阶而上,来到原基地指挥中心的楼房区,海卫兄妹、景先、浙青、佐卿都找到了当年居住过的住所,并在门前拍照留念。佐卿的一张拉门照,更是被人配了画外音“胡汉山,又回来了”,十分搞笑。
首长楼的后院有一道门岗,看到我们来后,把守的卫兵打开电动门让我们通行,走过一百多米的山道,再拐过二道弯来到天主教堂,正好碰到一个神父,经过沟通,他打开门让我们进去参观,当年这里是部队的食堂,住在一号楼时,经常去教堂打饭买馒头,晚上利用教堂内的灯光捉知了。如今教堂恢复了原貌,教主耶稣的塑像挂在正中,几排供教徒祈祷的长椅分列两边,现场庄严肃穆,王智玲借机虔诚做了个祷告。站在教堂的前院可环顾远方的山脉和邻近的山岗,总的感觉山上的植被比四十多年前覆盖率增加了许多,鸟瞰镇区概貌,二号楼、荔枝园、围垦农田,浅海及老街部分尽收眼底。
参观完教堂,我们又到一号楼(现为修道院)游览,培生早先当过镇领导,了解情况,叫开了周六关闭的大门,让我们可以进入楼内,里面的天井变化不大,中间摆放假山盆景,一层的房间正在装修,二层是修女居住,标有游人止步的标识,我家曾住二层,没法光顾,有点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