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三都轶事(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超级王子    时间: 2015-12-13 09:33     标题: 三都轶事(连载)

本帖最后由 龙四 于 2015-12-22 10:58 编辑

作者:超级王子(洪国华)

      三都一一六十年代中叶曾是海军东海舰队福建基地所在地,我们一批随军的部队子弟曾在岛上学习生活过,度过了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美好青年时光,如今闲暇时追忆,孩提阶段的一些有趣经历时不时在脑海里闪现,虽然想起当年的生活片断是即显青涩且十分幼稚,但它却是毫无修饰的真实体现。现今把其挖掘出来,予以他人共享。

                                                        晨 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伴随着部队起床号的声音,我开始了一天的晨练,用凉水洗完脸后,出了家门,沿着发电厂旁的小径慢跑了几分钟后,就起到了热身的效果。拐上环海公路,只见行人零星散落,不时有部队的出操队伍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号令穿过,伴随着充满朝气的晨曦,我与桎约锻炼的发电厂小王叔叔一道奔上晨跑的征途。

      太阳己经出来了,散发着淡淡的晕圈,海风阵阵,轻拂着我的脸庞,放眼看着湛蓝的海水,那一瞬间,觉得大地是如此之美好!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不由自主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拥抱我的阳光。

      奔跑在继续,军港的英姿陆续展现在眼前,只见翻新船坞的索道向海中延伸、军械修理所的门牌熠熠闪亮、浮动码头停泊的炮艇诡竿顶军旗迎风招展、上下起伏的浪桥上晨练的水兵在往来穿梭……这一切沟画出美丽海景新的一页。

      途经灯光球场,绕过部队大礼堂后,就踏上了"围垦造田"的海堤。海堤是"向大海要粮"年代的产物,在围垦部队的精心构筑下,将主码头与港口紧紧相连,即造出了"百顷良田"又缩短了两地的距离,现在成了大家晨练的最佳通道。

      我每天的目标是围绕新旧两个海堤环跑一圈,距离大约五公里,我与小王叔叔保持一定的步频,即相互鼓励,又暗自竞争,在度过了一周的适应期后,我的奔跑耐力和短途竞速力有了相应的提升。渐渐的我与小王叔叔的竞速能力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我跟不上他,到与其持平,然后略为超越。每当晨练结束前,看着稍稍落在后面的小王叔叔,我似乎有一种获得冠军的滋味。

      突然有一天,不甘落伍的小王叔叔和我玩起了战术,当我跑到老海堤的转弯处时,他超近路冲到了我面前,然后挑衅似的对我说了一句"比一比"就加速向前飞奔。这一突然的变固,打乱了我的节奏,虽然我在拼命追赶,但总感觉到有劲使不上,距离越拉越远,一直到晨练结束都没有缓过劲来。第二天晨跑,又到了同样的地方,小王叔叔又故计重演,使用同样的战术。此时,不甘落后的我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决定和他比肩,调整呼吸、摆动双臂、咬紧牙关、全速疾进,在双方近一百米的冲刺较量中我终于胜出。为此,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恒心、做好准备、相信自己、敢于拼搏"。

      晨跑是一种增进体质的锻炼,更是一种磨练意志的考验。明天我还要晨跑!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4 22:10     标题: 三都轶事(之二)

作者:超级王子

                                             酱油厂
   

      我们家附近有一个酱油厂,是专为三都岛上部队和随军家属提供附食品(酱油、豆腐、香干、千张)的部队家属加工厂,朱小宁爸爸是厂长,高海英妈妈是会计。男员工有三人,负责制作酱油(蒸黄豆、发酵、酿制、出油、曝晒)及蒸汽锅炉、点浆工作,其余员工均为部队家属。

      高中毕业后,父亲对我说:“你如今毕业了,即将走向社会,在此期间可以替你妈去酱油厂做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听从父亲的建议,我因此在酱油厂工作了一年多。


      一进厂,我被分在豆腐房,跟着师傅后面学手艺,系上皮围裙,穿上胶鞋就上工了,每周五天半工作,早上工作很辛苦,要把所有的豆腐、香干、千张任务完成,下午就轻松多了,主要任务就是发货。


      做豆腐的工序我总结为五个字(磨、洗、烧、点、压),即将泡好的黄豆用电磨"磨成豆渣浆";将磨好的豆渣浆用“洗浆机"进行渣浆分离;洗好的豆浆用蒸汽"烧开"后装入大木桶;把石膏粉掺水按比例调好后"点浆";把成型的豆腐脑盛在固定的木框内用纱布襄好将水"压出"。"翻板"是豆腐成型的最后一关,将压好的成品用一块木板放在豆腐的上部,双手举起,翻转18O度,揭去纱布,工序就完成了。要求胆大心细,一气喝成,熟能生巧。


      由于自己年轻好学,一个月后就基本掌握要领,单独顶岗。随后我又学会了制作香干、千张的工艺。接着领导调整了我的工作,上午生产豆腐,中午单独制作香干。其工艺流程是将水烧开后,加入卤和豆干,煮沸后几分种捞出,把锅洗干净后,再加入酱油、豆干、八角煮沸十分钟捞出晾干即可出售。


      进厂半年后,厂里发工作服了,灰色卡其布的,可好看了,配上在海军411医院当兵姐姐帮我在上海买的涤确良衬衣及回力白鞋,对于平时穿贯父亲补发军装的我来说,穿上这一身后,别提多惬意了。


      做豆腐的5个部队家属工,当时我称呼为阿姨,她们即勤奋又善良,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工作家庭两不误。


      负责工艺的林师傅,技艺精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喜欢搞些小发明。如晚上泡黄豆,时间应控制在七个小时左右,为此,他制作了一个小装置,装在水龙头的开关上,用闹玲敲击锤定时(晚上十二点)撞击隔板,撞开后,接通水源,达到一定容量后,自动关闭。该发明减少了晚上配专人开水泡豆的工作量。


       一年多的打工经历,虽然时间不长,每月工资仅26元,但却是我走向社会的试验田,让我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增长了与人交流的阅历,成了我以后发展不可缺少的助推动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4 22:12     标题: 三都轶事(之三)

作者:超级王子

                           砍 柴


我们家姊妹三人,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大我八岁,我比弟弟年长六岁,因三都岛上没有中学,姐姐在外上学(厦门和周宁海军留守处),68年又当兵,所以我和弟弟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当时围垦指挥部的随军家属住在船舶修理所附近山坳的几排平房里,边上盖有简易厨房。宿舍边除了部分水稻田还有不少的空地,随军家属们因地制宜,圈起了各家的自留地,掌握好季节,种一些适时的蔬菜填补家用,如西红柿、茄子、辣椒、东瓜、丝瓜、韭菜等。我母亲来自农村,种蔬菜得心应手,从市场上买一些秧苗,栽到自留地里,平时松土、浇水、施肥,精心呵护,蔬菜长势喜人,最大的冬瓜长到六十斤。为此,我父亲写了顺口溜夸奖她老吴种菜放卫星,冬瓜一个六十斤。那时候我们家每月除了买一些鱼肉,蔬菜基本自给,弥补了粮食不足的缺口(当时成人每月定量28斤,小孩就更低)。


吃的问题解决了,又面临燃料,因此宿舍区每家厨房边都摞有一个大柴禾堆,大家自发上山就地取材。原来这活都是我母亲干的,从初中后我就主动接过这付担子。一开始我和邻居童叔叔一起利用星期天上后山砍柴,前个星期专门砍,完成后放在山上自然晒干(即减轻重量,又利于燃烧,一举两得)。下个星期来先将晒干的柴禾捆绑好,在完成当天的砍柴任务后,再把晒干的柴禾挑下山。掌握了砍柴的技能后,我经常也独自上山,气象台山坳的柴禾特别丰厚,是我经常光临的福地,那里草深林密,是理想的砍柴地方。早上8点多种,带足干粮和一军用水壶的凉白开,开始了一天的行程。大约走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山上,扎紧裤脚,戴好手套,拿起砍柴刀,挨排砍柴。砍柴的活是很辛苦的,头上是烈日炎炎,脚下是荆棘丛生,不时有小坑需防止崴脚。有一次,一不小心踩上了一个蚂蚁窝,几千只蚂蚁顿时倾巢而出,向我发起进攻。三都的蚂蚁是那种黑色的大蚂蚁,个头比一般的蚂蚁要大得多,咬人还是很疼的。好在事先我已采取了预防措施,扎紧了裤脚,把已爬上身的蚂蚁拍掉,换一个地点继续作业。接近中午,我找了一个阴凉地补冲能量。休息片刻,又开始了下午的劳作,接近傍晚,将上周砍下已晒干的柴草捆成二捆,伴着落日的夕阳踏上归程。


几个月辛勤的劳作,终于收获了丰硕的结果,望着越堆越高的柴禾堆,看着母亲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的心里就像灌了蜂蜜一样甜丝丝的,一切因劳累产生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4 22:14     标题: 三都轶事(之四)


                       打 野 战


  打野战,顾名思义,就是在野外打战。其又可分文打武打文打一群孩子,抽签分成两帮,每个人手中握有一只军旗子,可能是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依据人数依次而推。双方队员根据判断抓住对方,然后出示手中军旗子,互相比对,职位低的即遭淘汰。武打利用山区自然地形,以泥块为打击对方的武器,这可是当年三都岛军中少年闲暇时风行一时的游戏。每次将一拨人分成两组,年经稍大的有号召力的自然就成了各组的龙头老大,分边后,由老大指派轮流出战,打野战一来可以增强体力,达到强筋健骨的目的;二来可以考验人的敏锐性,合理有效的利用地形地貌,隐蔽自己,打击对方。


  刚上岛时,我家住在1号楼,该楼落于北山,原来是三都岛修女院,全楼共四层,类似北方的四合院,如今成为随军家属楼,离1号楼前方不过100米的距离,就是西班牙教堂,成为供部队及家属就餐的食堂。1号楼底层和顶层是部队的被服仓库,夏天梅雨季节来前,管理员就会将库存的军用衣被放到楼前一个简易操场上晾晒,我们就会在被服上翻跟斗玩耍。二、三层供家属们居住,当时书敏、新刚、鲁平家都住在那里。后山上有一个蓄水池,用水管接下来,供全体家属的生活饮用水。每到水紧张时就采用定时供应,因此,家家都用水桶排队取水。


  上小学后,隋书敏是我们的孩子头,他比我大好几岁,我们两家由于双方父母的原因相处较好。每天放学后,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都是我们游玩的时机,打野战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我们的必修课。围绕1号楼方圆2、3公里范围内的崇山峻岭,随时随地成了我们即兴的战场。国爱、鲁庆、纪平是这方面的悍将,手握几个泥块,利用地形掩护自己,接近对方达到一定射击范围,出手相击后迅速回撤;而后双方互派其他人员接仗。


  记得有一次放学后,书敏带我们1号楼的御林军巡山演习,突然发现山下有一只流浪狗经过,随即命令我们集体射击,在第一轮发射后,司令书敏大喊一声,捂头倒地,只见鲜血顺着他脑后的头发里渗出。查其原因是被我误击中的,因他个头高,又站在我前面,我急于执行命令,忙中出错,致使其不幸中招,为这事被书敏妈妈老米阿姨好一顿埋怨。


  随着时光的流逝,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今青少年的游戏已向网络发展,其趣味性和操作性已非当年可比,但我总觉得缺少返璞归真的可参与性,缺少了与大自然相对接的融合性。这真是忆往昔,岁月稠,少年志,军中求;看今朝,夕阳红,骥伏枥,争上游。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4 22:28     标题: 三都轶事(之五)


                           

     

  三都这个东海之滨的美丽港湾,一直都是海上的战略要地,驻防在此的海军福建基地,就象一个守护神保卫着祖国海疆的东大门。一群生活在4008部队海军大院里的少年们,伴随着潮起潮落的涛声,沫浴着轻拂脸颊的海风,从小就与大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她)们喜欢晨曦的日出、喜欢睛朗的天空、喜欢岛上的美景、更喜欢湛蓝的海域。风采依旧的三都澳,碧波荡漾,细沙剔透,阳光明媚,海鸥欢歌,依照着潮汐的规律,变奏着自然的传说。涨潮时象出征的勇士,不惧艰险,奔涌向前;落潮时象归巢的侯鸟,全身而退、归心似箭;平潮时则万赖俱寂,声息波止,整个海面婉如一个天然的游泳池。


  水兵是海军战士的伲称,搏击海浪,挥臂疆场是勇士戍边御国的基本功。对于在海岛上成长的军中少年来说,学会游泳应该是不在话下,但要敢于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浪遏飞舟,却是得有精湛的泳技和过人胆魄。


  三都岛与礁头隔海相望,港湾起伏,海滩遍布,其中著名的海滨浴场有三块,新海堤与老码头之间,老码头与部队码头之间,船坞与气象台之间,那里都曾给我们留下美好的青春记忆。新海堤深水处的拦鲨网、部队码头浅滩边靶船的艇身,船坞旁伸向海中的栈桥……这一切至今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


  老码头是一个天然跳台,在掌握了游泳的技能后,每当涨潮之际,许多飞将军就会聚合在此一显身手,享受一番。特别是快艇开过的几分种后,那一浪接一浪的海涛,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一种仙境,随波逐流,惊险激动,快乐无比。


  国爱跳冰棍,怕海水呛到,总是有一个招牌动作,用手捂住鼻子,跃入海中;国强显示其浪里白条的本色,高高腾飞掀身探海;还有的人会来个前空翻,这在当时就是个高难度动作;大家奋勇争先,各显其能,纷纷展示着自己的绝招


  平潮时,迎来了小憩的半小时,此刻风平浪尽,扑腾了一阵子的群英们偃旗息鼓,平躺在海面上享受着天然的日光浴。


  在掌握了游泳技能后,一些人时不时会到距码头几百米海中间的灯塔上窜个门,虽说距离不算太远,但海流湍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偶而,港中会有万吨世巨轮停泊,由于水深浪急缘故,巨轮大都要停泊在海中,一些水中高手,为了检验自己的耐力和勇气,顶流而上,往返巨轮与老码头之间,以完成泅渡为自豪。


  巢纪平是有名的急先锋,套用如今时髦话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一次他和阿坚、阿强兄弟等四个人,竞萌发挑战自我,横渡海峡的念头,早上带上游泳圈就出发了,目送他们远去的身影,说老实话,我还是为他们捏一把汗。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四个人就这么,臂波斩浪,勇渡海峡,真可谓英雄壮举,要知道在他们之前还没听说有人渡过海峡,但豪无畏惧的征人竟克服险阻,顺利到达彼岸。


  朱小宁是我们游泳圈中最成功的人,他靠着一米八入的个头,修长的身材,过人的悟性,勤奋的锻炼,顺利入选福建省水球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又被国家水球队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接见,当时,在三都岛引起轰动。……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昔日的游泳健将有的已告别海域多年,有的已当教练弟子满园,虽然都已近花甲之年,但他(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何时能回到第二故乡的彼岸,跳入那温馨的海水中,沫浴着艳丽的阳光,尝一口虽苦涩但充满乡味的海浆,体验那思乡的情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4 22:42     标题: 三都轶事(之六)


                      乒乓球


40多年前的三都岛,松岐小学的文体活动比较匮乏,文娱方面就是学唱样板戏和语录歌,以及一些革命歌曲(战地新歌)。体育活动就是由学校在教学楼面前的小操场上安置一付简易的蓝球架,操场边上有几张水泥乒乓球台。课间休息时,一群天真质朴的少年,就象放飞的小鸟,在做完广播体操后,根据各自的爱好,捉队玩耍。


一些乒乓球爱好者,在球台中间两端垫上两块砖,然后支上一根细竹竿当球网,选手们手持自制的光板球拍就挥臂上阵了,当时比赛采用七分制,挑战者第一分球必须胜,才能继续比赛,轮换发球,先达七分者获胜。我对打乒乓球十分爱好,身上经常会带球,打球所用的球都是从父母平时所给的零花钱中省下来购买的。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爱好者都有自己的武器,平时书包里都放有一个心爱的球拍,其实球拍也就是粘贴上一张海绵和一层胶皮,学校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配备了一副乒乓球桌,这越发引起了大家的青睐。我越来越喜欢横板打法,横板的反手是光板,不怕旋转,无论对方发球多么刁钻,只要接过去后,球发飘,让其难受。


升入初中后,大家的水平逐步上升,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僧多粥少,为了提高球技,放学后,不急于回家的我就拉了几个好友练球,房间狭窄跑动不开,我们就将球桌搬到室外,一些住校老师也纷纷加入其中,张唯法老师的特点鲜明,发旋转球时,为了给对手施加压力,总忘不了喊一句浓浓的;邱老师发球喜欢跺脚,借以分散对手注意力;徐老师发球长短结合,偶而发个快球,起到偷袭的效果。


放寒暑假期间,学校关闭,为了满足打球的心愿,我家附近的部队驻地那里有乒乓球桌成了我们寻觅的目标,修理所、船坞宿舍等地就是我们时常光顾的训练场所,有时碰见部队高手也会切磋一番。随着时间的推移,偶而也发生球室门锁人空的窘境。为此,寻找最佳练球场所成了当务之急。不久在气象台山坳下的的通讯连驻地,在一间废旧仓库里有一张乒乓球桌,此后,我又买了一个网架,常约刘国强等几个乒乓爱好者前往练球。那里场地空旷,国强喜欢扣高球,我正好改打横拍,退居中台后,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上高中后,父亲看我非常痴迷,特地花了十元零八角钱给我买了一块红双喜球拍(横板双面胶)并配了球板包。此时,乒乓球已成为我们课余时间不可或缺的主要活动项目,高手们之间的打法各具特色,浙青球技娴熟,与对手过招时较少失误,比赛时胜率颇高;陈坚打法强悍,攻守兼备,尤其善长正手铁锤攻击;景先发球有绝招,半蹲式下旋球极具威力,侧身位杀斜线是其得分的致胜法宝;吴玉朝属于牛皮糖战法,叮上后让你浑身不舒服,缠斗中不知不觉,球已落了下风,稀里糊涂就输了……。学校每年会举行一次乒乓球比赛,我与吴玉朝的打法相克,第一次比赛我在半决赛输给他,他最终获得冠军。第二次比赛半决赛对阵杨军,他左手直拍打法,正手发侧旋球十分了得,即快又转,如果接发球不到位,回球不是高就是飞,失误率较高,第一局我极不适应他的发球,失分较多,很快丢掉一局,第二局,我试着用光面接球,回球尽量短,且到其反手位,抓机会正手突击,这一变招得到奇效,打乱了对手的节奏,扳回一局。决胜局两人你来我往争夺的不可开交,最终我以二分险胜,获胜后我长舒了一口气,那紧张的心情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乘着获胜的东风,决赛中我又战胜了另一高手,获得第一个校冠军。


三都期间的乒乓历练,为我以后的乒乓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参军、进厂、上学中都有所获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5 21:59     标题: 三都轶事(之七)

                            样板戏

  

1969年,三都松岐小学,由于教学的需求和生源的激增,扩充初中部已势在必行。为此,经学校申请,县教育部门的审批,设立了初中部,更名为宁德第三中学,上面又新派来一位陈校长。


新成立的初中部暂设初一班,以后逐年增设高年级。班上的生源主要来自前几年小学毕业后赋闲在家的学生,以及当年小学六年级上半学期通过考试的部分学生组成,共计40多人。初一班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长的和年轻的相差四、五岁,我也荣幸成了首届初中班的一分子。教学课程以数学、语文、外语为主,又增加了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政治等课目。张唯法、叶嘉瑞、黄德干、吴杰、涂老师、徐老师、李老师分别成了我们各学科的代课老师。


由于受文革的影响,当时全国都在普及样板戏,八大样板戏唱遍大江南北,三都岛也不例外。红灯记沙家浜中赴宴斗鸠山、智斗的片断,即短小精悍、舞台布景少、唱腔优美、又便于排练。尤其是智斗这场戏最为精典,男女主角互演对手戏,不断将剧情引入高潮,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葛晓丽的妹妹饰演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刁小三等演员也由部队子女出演。我曾在周宁县海军留守处待过二年,参与东方红小学排练不忘阶段苦小戏中的逼债地主,程青海演我的狗腿子,大年三十晚上到穷人家上门逼债,在县里汇演时反响不错。听说后来县是准备排练白毛女,学校打算推选我饰演黄世仁。因我们家从周宁留守处又搬回三都,因此错过良机。


在宁德三中我也参与了智斗的排练,主要从事后台伴奏。每天完成学习任务,放学后,回家吃过晚饭,就到许老师宿舍集中。通过他的点拨,我对京剧略知一二,京剧也称平剧,从微剧演变而来,以西皮、二黄为主。现代京剧则继承了传统京剧的衣钵,节奏更快,运用了慢三板、西皮流水、散板、快板等手法,附之以鼓锣钹镲板的配合,起到了家喻户晓的舞台效果。通俗易懂,唱词朗朗上口,一般人哼过一、二遍就能记住。


比如说,杨子荣在智取威虎山中有段唱词“……任凭风云多变幻,革命的智慧能胜天字,就唱了许多节拍,拖音很长,逐渐推向高潮,起到了哄托的效果。有一次,路过一年级课堂,看见杨军弟弟杨波受音乐老师指派,教全班同学唱这首歌。他把这句歌词改成尹色风云特变辉,我在旁边听后忍俊不禁,但仔细想想,也难为他了,象他们这样的年纪,只会跟着广播学唱,曲调对了就行,歌词是什么意思就不管了。


加班的前几天,我们几个人听着留声机的唱片,对照手中的台词范本,在相应的位置上标注鼓锣钹镲板的记号,同时配合拉京胡老师的节拍,保证演出效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排练和与演员的合练,大功告成。为了检验排练的成效,学校决定先在校内举行汇演,由在校的老师学生当观众。那天晚上,在初中部的院子里,太阳刚一落山,就拉上一盏灯,摆上桌椅、茶具等级道具,一场智斗就上演了,葛晓丽妹妹饰演的阿庆嫂唱腔优美,扮相俊俏,表演逼真;饰演刁德一的演员,高傲冷酷、阴阳怪气、疑神疑鬼、表演颇显功力;胡传魁的扮演者,土匪恶习、江湖意气、有奶便是娘的投机分子,把握到位,表演的惟妙惟肖……。我们在后台好一阵忙碌,精心配合,起到了锦上添花的功效。汇演效果极为成功。后来学校又组织我们到部队、乡下送戏上门,颇受观众们的欢迎和好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17 17:26     标题: 三都轶事(之八)


                        农忙假


三都岛是三都澳里的一个中心区,虽然不算太大,除了驻防的陆海部队,也生活着众多的勤劳居民。他(她)们以海为生,芒秋耕作,闲时捕钓,过着靠山吃粮,下海捕鱼捉虾蟹的田园生活。每当朝阳升起,登上山顶远眺,一排排的梯田丘岭蜿蜒,紧紧围绕山坳逐层铺展;一片片农家竹林环抱,淹没在林荫苍翠之间;踏着落日的夕阳,又见炊烟袅袅升起,这一切切,都显示出农耕打渔的古朴与乡气,描绘了地道山地稻作农耕的悦目景象……。


岛区中部是主要的“产粮区”,居民们每天早出晚归,四季劳碌在田间地头,锄头等这些普通的农具成天不离手,还有梯田耕作的劳动犁耙,更是离不开水牛的参与和帮助。一年二稻,精心呵护、不惧风雨、按时撸草、施加农肥等一些必须的劳动程序,诉说着耕作的艰辛。梯田很少有没被劳作打扰的时候,育苗、栽秧、施肥、控水……,当一棵棵秧苗固根、回绿,当一行行绿色的稻禾把满山满坡写上春天葱茏的诗篇时,社员们松懈了因劳动绷紧的弦,几经忙碌、梯田维护,最终迎来收获的季节。


每年芒种仲春前后是耕作的大忙季节,我们这些青春少年,也放起了几天的“农忙假”。当然放农忙假不是居家休息,而是在学校的有序组织下,由老师带队分班级到挂钩生产队去体验生活,帮助社员们减轻劳作的艰辛,保证了农活的如期完成。


插秧是耕作中的一个比较吃劲的体力活,多人下到水田,排成一排,从田头将社员分发的秧苗,分株下插,每人根据所控范围,挨排插秧苗,要求横竖成行,株间均匀,依行向后退去,直到田梗边。看着插秧人的飒爽英姿,及娴熟的技艺,我们也按捺不住,纷纷下田效仿。刚开始,我虽然所插秧苗不齐,但还能勉强跟上社员的进度,时间一长,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泾渭分明,望着渐渐远去的插秧人流,我才真正体会到唐代诗人李绅所做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此时的农田,人流遄动,聚散离合,繁忙景象,洋溢着一派春耕生产的气息,同学们你追我赶,有的挑着装满秧苗的担子在田梗上穿梭,有的站在犁田耕作的水牛旁,听犁田人讲操作的要领,有的和我一样置身在插秧的大军之中,有的给前期移栽生长半月后秧苗茂密的根须清除杂草……。


一声哨响,歇工了,插秧、除草的同学们直起了弯曲的腰身,收工上梗,清洗手脚后,品尝着自带的干粮,补充能量缓解着劳动后的疲乏,在树冠下休憩,为下午的继续耕作积蓄力量。


此刻,放眼大地,春天的轻风一阵阵拂过田野,层层峦峦的梯田里,田水涟漪,一丘丘的秧苗轻摇着简洁的叶片,小巧而可爱。


我们的陈校长已有了多年的支农经验,除了安排好学校各年级的支农工作计划,做好协调工作,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关心师生身体状况,天气炎热,预防中暑,合理分配任务,保证统一的作息时间……。


为了提高插秧的效率,他研制了一台简易的“划格机”,该机算好秧距,用木料制作圆型空心轮,装上木轴,放入水田依排推行。“划格机”行走过后,一排排秧距位置显而易见,插秧人照葫芦画瓢,大大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几天的农忙假结束了,虽然我们的脸晒黑了,人也变得憔悴了,但同学们却为能有与社员打成一片,将书本上学到的农业基础知识运用到田间去实践而自豪,“实践出真知”是我们假期稻作农耕的最大收获。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5-12-22 10:53     标题: 三都轶事(之九)

作者:超级王子

                                  军港变奏曲


      当闽东海面的夜幕刚刚散去,天边开始出现红点,阳光就要出来了。突然,传来了达达嘀达,嘀达达达的起床号音,三都岛苏醒了。

      荔枝园的灯亮了,金明、纪明、剑聪、剑敏顺着山坡而下,绕过大榕树,沿着小街向灯光球厂而去;港务站的灯亮了,陈坚兄妹与海英、幼幼沿海边小径抄近路向大礼堂迂回;1号楼的灯亮了,新刚兄弟与秀珍下山了,携手国爱、国强哥俩及天真姐弟迎来了晨练的曙光;宁德三中的少男少女们家的灯亮了,大家不约而同的跻身出操的聚集地。

      随着带队老师的一声令下,出操,四支学生方队鱼贯而出。清晨的大街,行人零星散落,经过海堤,太阳已经出来了,散发着淡淡的晕圈。早春二月,清爽的空气沁人心脾,宽敞的跑道,一二一的出操声响彻大地;望着那湛蓝的海域,健儿们挥动着有力的双臂,调整呼吸,行进在早操的队列里。

      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开始普照大地。但只见海面上霓虹闪现,青山间绿荫成片,结束了晨练的方队又酝酿着走出“学海”的布局。

      73届毕业班的十五棵“小青松”,相约港口山顶,大家畅谈人生,归划未来。有的准备征战从戎,在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锺炼自己;有的打算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里奋斗不息;有的计划郊外支教,为培养下一代甘当园丁;有的向往继续深造,在知识的海洋里挥斥方遒。大家憧憬着理想,畅谈着未来,把空旷的高地,当成了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74届的伙伴们在班长王智玲的带领下去生产队实习了,趁接受再教育的同时,搞一次新团员宣誓仪式。过后,班上仅有的“五小龙”经过磋商,借机划船出海,与鸡公山岛的守备部队打起了军民蓝球友谊赛,在无板凳队员,缺少替补的情况下,5名主力没能顶住部队的狂攻,很快败下阵来。比赛结束后,部队球员为他们预备了丰盛的中餐。午后,“业余蓝球队员”踏上了归途。怎奈何、一时间、潮汐急、风浪起,无助的小船在海中颠簸。摇撸把握住回家的方向,划船应在天黑前上岸,几经周折,逆流而上,精疲力竭的“游击队”最终到岸,望着吴杰老师那焦虑而又严厉的目光,他们心中默默念诵“老师别生气,我们下不为例”。

      75届的小帅哥们酷爱骑马仗,在绰号“小黑皮”刘国强的精心调度下,刘淑桂、李瑞德领衔而出,他们人小马大,人多势众,经常在班上演练阵式,时不时还向邻班发起挑战,尤其是对处在阴盛阳衰的74届学哥们时,采用了群狼战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些美女们也玩起了盖房子和跳皮筋游戏,张莉邀请了小瑛、蓝萍、宪玲、佐英、献英、张玲、景霞、李青等闺密玩起了跳皮筋,随着皮筋高度的上升,皮筋中间的标尺红布似彩蝶上下翻飞,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接踵而至,展现了青春美少女的风姿。

      76届的学弟们玩起了“斗鸡”游戏,朱小宁和程青海仗着人高马大,晃动着令人生畏的大长腿,在其他同学周围穿梭,寻觅着攻击的目标。巢纪明趁着同学们玩兴正酣,与弟弟一道跑回家,翻上墙头用细竹竿去打荔枝,因人小竹竿大,加之与弟弟配合不默契,在三声“有没有”的话音后,成了“失足少年”,但从此荔枝园围墙外的小沟里诞生了一位中越反击战中“光荣的大兵”。

      三都在欢歌,东海在伴奏,军港的一天充满了戏剧的色彩,即将展翅的海燕,已瞄准了坦途,排好了方队,接力竞赛,飞跃大海,昂首奔向未来,迎接那崭新的年代。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5-12-22 10:55     标题: 三都轶事(之十)

作者:超级王子

                                    挖防空洞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很尊敬有学问的读书人。也懂得读书人能替人出主意,办事。在打下徽州时,老儒朱升告诉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要其第一巩固后方,第二发展生产,第三缩小目标,做长远打算,这对朱元璋后来事业极有影响。

      60年代末期,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风云,毛主席受朱升九字真言的启示,审时度势,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导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该思想又成为了当时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尤其是深挖洞,迅速在全国大中城市展开,一场人防工程建设的人民战争在中国打响。

      与全国一样,三都这个海防重镇也不例外,部队和地方都在积极响应并认真执行“最高指示”,纷纷利用岛上的天然优势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区域开展“人民战争”,打好反帝防修的重要战役。

      我们高中部设在紧邻二层木制教师宿舍楼边上的一排瓦房里,三都的房屋建筑有其特点,岛上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石块、黄油泥)筑房,地基用石块磊砌,然后在其上两边装好靠板,填一层油泥,用木锤夯实,留好门窗位置,逐层磊高,达到一定高度,装上屋顶,铺平青色琉璃小瓦,瓦上按间隔用青砖覆盖起到防风的效果。为了打通防空的通道,学校先从高中部教室的中间后墙上开出一个小门,每个教室之间都有出口相连,以便战时专用。

      挖防空洞是一个力气活,在紧邻校区公安局后院的山脚下,我们班负责挖一个洞。每天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到学校集中,干三个多小时。我们班在班主任黄德干老师的带领下,男同学轮流挖掘,女同学负责运送渣土、并做好后勤保障。在那狭小的空间里,空气稀薄,我们手举铁镐、铁锹,挑灯夜战。挖了一会就大汗淋漓,每掘进一米,就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巫培生、郑良华、吴玉朝是本地同学,他们干过体力活,有一定的经验,就成了干活的主力军;金明、陈坚、浙青、景先、我和杨军,也不甘示弱,努力当好替补队员,为人防建设出力流汗。特别是金明受到班主任的多次表扬,轮到他挖掘时,总是比别人多干一会,当看到其他同学累了,就抢先上前替换,他的“口头禅”就是“我来、我来”。没有豪言壮语,话声质朴简洁。黄清英、杨琼、林淑英、李秀珍、陈爱鸾、张玉兰六朵金花,在用竹筐运渣土的同时,又打湿毛巾、送饮用冷开水。男女同学配合默契,用当今的时髦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虽然,当时我们正年轻,悟性不高,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年轻人吃点苦,那怕在累,一觉睡过来,疲劳就完全恢复了。

      控防空洞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按规定的计划时间完成任务,一个颇为象样的“地下工事”竣工了,虽然不如地道战电影中宣染的具有“三防”(防水、防钻、防毒气)的功能,但初步适应战备的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

      “挖防空洞”已过去了40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可概括为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国防建设是举国之纲,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全民皆兵,全员参与。二呢学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他们肩负祖国的未来,是国防建设发展的延伸,少年们从小就应树立“精忠报国”的思想,在“深控洞”中体验保卫祖国和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国富民安逸,国强民安宁”。有了这段特殊的“参战”经历,我不禁要大声的说一句,“我参与,我骄傲”。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5-12-31 12:09     标题: 三都轶事(之十一)

作者:超级王子

                                      野营拉练

      六十年代末期的一天,三都岛上的晨曦才跃出天际,一群充满朝气的学生团队踏上了野营拉练的征程。

      按照学校的计划安排,组织小学毕业班的同学搞一次军事训练,即野营拉练,时间定为三天。行军路线,从三都翻山越岭至宁德县城,休整一天,而后走罗源弯经飞鸾返回。拉练方式,徒步行走。

      告别了父母,背上行军包,乘船度过海峡,沿礁头向飞鸾进发。队伍分成三个部分,尖刀组在前方探路,大部队居中,队尾设一个收容组。班主任林老师是我们这支“挺进支队”的总指挥。20多里的沿海公路是拉练的第一站,仲夏的季节,晓风习习,阳光明媚,尘虑皆消,对这群从未徒步远行的“小战士”来说,兴奋和好奇之情在幼稚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上闪现,大家即紧张、严肃,又猎奇、活泼。途经碗窑,看着沿街商店售卖的陶瓷器皿、琳琅满目,尤其是具有闽东特色的“猫壶”更展现了陶都的风采。经过二个多小时的急行军,飞鸾镇跃入眼帘,热身活动结束了。

      小憩了一阵后,大部队开始了沿山小径的攀登行动,模仿着部队,尖刀组在向导的带领下先行探路,每逢岔路口,就给后续大部队留下标记。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山路也越发颠簸不平,走着也觉得很吃力,行军的速度开始缓慢下来,整个队伍组成了一条迷彩的长龙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行进着,看着同学们略显疲惫的神态,为了激发大家的参训热情,林指挥带头喊起口号,队伍里也传来了和声,响亮的童声在山间振荡,一声高过一声,一浪接着一浪,久久回荡在山谷中。

      行至山路顶远远望去,远处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山头,隐约可见成片成片的山花,红艳艳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象是给大地铺上厚厚的花毯。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似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蔚蓝天空底,环顾方圆十里怪石磷峋,姿态万千,倾斜的山坡这一丛,那一丛满是杜鹃花,山顶的草甸漫漫地铺展开来,奇石繁花互为映衬。面对此情此景,一位男同学,禁不住哼了几句“智取威虎山”为自己鼓劲,“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下山了,兵娃娃们出现明显的体力不支,有的脚底下磨起了好几个大血泡,有的不小心拉伤了腿部肌肉,但他们没有放弃,在归程中,坚毅和顽强镌刻上了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为能有一次“从军”的经历而自豪。

      傍晚,我们住宿在宁德一中,同学们在宽敞的教室里,整理着自身携带的行李,学着部队战士一样挨排而卧,九点钟,随着熄灯哨音的响起,劳累一天的兵娃娃们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休假的同学三五结群到宁德县城游玩,我约了几个好友到市场上转了转,用母亲给的钱买了白年糕。宁德的年糕有特色,形状象猪腰子,做菜汤味道极佳。中午,林老师带我们到他家里做客,并招待吃饭。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干饭的做法,先把米放在水里煮,半熟后捞出,再放到蒸笼上蒸熟,吃时口感好。下午,我们参观了宁德一中的校园环境,到底是县城第一重点学校,体育设施我们与之无法相比。宽敞的蓝球场,乒乓球桌有5、6张,教学楼及桌椅也比我们强多了。

      第三天早上在紧急集合的哨音中,我们踏上了归途。罗源湾我平生仅有一次徒步行走的经历,其具体有多长说不清楚,反正是一个湾接着一个湾,仿佛没有尽头。虽然大家休整了一天,一开始同学们还能保持队形,但随着行程的延伸,肩上的包越来越沉,一些女同学就出现了明显的体力不支,此时,带队老师帮弱小的同学减轻负重,并不时勉励她们要坚持,此项举措极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经过艰难的磨练,终于穿越罗源湾,飞鸾在眼前。行进队伍里不知谁带头唱起了打靶归来军歌,“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这群兵娃娃的歌声无比高亢,他(她)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军人的风采,见证着自己的一路成长……。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6-1-19 14:54     标题: 三都轶事(之十二)

作者:超级王子

                                        弹 弓 王

      弹弓是我们这一代人,40多年前“军中少年”男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用8#以上的细钢筋弯制而成。成型的弹弓比较硬,弓背较宽,其正中有1个射击孔,配上折叠的细皮筋作为拉簧,弓弦的中部连上1块软皮垫,另外需用粘土搓成像小元宵大的弹丸,或用大自然盛产的圆型小石块代替。玩耍时左手握弓背,右手控弦,把弹丸放在软皮垫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拉弓发弹。

      当时闽东地区麻雀成群,休闲时就成了少年们练习的目标。一时间,山林里、树冠下只要有麻雀聚集,就有爱好者出没。弹弓好手仗着聪明、理解能力强,悟性好,掌握了训练方法,勤学苦练,成就了“伟业”。王少平是大家公认的“弹弓王”,他身手敏捷,技艺高超,弹射惊人,出手几乎弹无虚发。每次,巡山打猎,他总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四处寻觅,用不了多长时光,就可以带回一长串中招的飞禽,归来后,自然而然成了伙伴们的盘中餐。久而久之,在伙伴们的拥戴下升格为周宁海军留守处的“儿童团长”。

      六十年代末期,在福建山区周宁县海军留守处生活的二年多时间,王少平经常带我们上山打猎,随行队伍里总是离不开留守部队饲养的大白公狗(身高60公分,体重50多斤),俗称“曲顾”,以及一只小黄母狗,我们喊其“小龙”。大白狗,身高体壮,具有狗王风范,看到留守处大院里的大人小陔就如同家里人一样,非常热情;而对外来人却保持高度警惕,一幅威严。母狗小龙,有一嗜好“狗捉耗子多管闲事”,每当看到大院里家属宿舍旁下水沟里有老鼠出现,它执着就地蹲点,聚精会神寻找捕捉时机,当目标到了可控距离,纵身上前,一击致命,决不空手,几乎每天都有几只闲逛的鼠辈命丧其口。

       记得有一次,我们十几个小伙伴在王少平的率领下,带着大白小龙哼哈二将翻山越岭去抓狐狸,走了二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一座山峰岩石中的一个地洞,洞口杂草丛生,当我们迫近时,果然有一只体态较大的狐狸窜出,向山下奔逃。我们齐声呐喊,带大白小龙追击,怎奈二只狗不属猎犬,只是在山间漫无边际的奔跑、咆哮,声势浩大如雷,效果却不佳,眼看着猎物逃出了我们的视野。围捕走兽的任务落空后,接着又打起了飞禽的主意,在返回的路上,路过茶场,王大拿充分发挥他的绝技,在茶园中穿梭,不一会功夫,一长串的麻雀就成了瓮中之鳖,成就了我们一顿丰盛的晚餐。

      在王少平的引导下,当时玩弹弓在留守处尉然成风,弹弓的档次参差不齐,打弹弓的水平有高有低。我找人帮忙做了在个弹弓架,用妈妈给的零花钱买了细皮筋,配上软皮垫,在伙伴们的羡慕下参与“训练”。无奈水平有限,命中率提高缓慢,但也给业余时间充填了不少色彩。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与同行伙伴正在切磋技艺,意外碰上了三个街头混世魔王,他们趁我不备,将弹弓强抢而去,为此我伤感了好几日。

      时隔不久,我们家又搬回了三都,只得与留守处的伙伴们告别,当然也与弹弓王分开了。他们家(妹妹王少莲、弟弟王少华、妈妈是罗阿姨)后来搬到飞鸾,在此期间,我与他有过几次短暂接触,有一天晚上在供应站冷库平房边的山坳下捉蝈蝈,正巧头顶十几米高的电线上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同行人为了考验他的水平,问能否将猫头鹰射下,只见他不慌不忙,弯弓搭石,瞄准目标发射,只听“噗”的一声,猫头鹰应声而落,当场佩服及赞扬声不绝于耳。

      后来听说王少平提前当兵到部队去了,熔入了解放军这所革命大学校,我与他此后一别至今没有再会过面,相信他“心红红似火,志坚坚如钢”,一定能够驰骋疆场,一展神技,在人生的旅途中再立新功。



作者: 红五月    时间: 2016-3-1 11:11

回复 7# admin


    超级王子记忆真棒!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6-3-7 09:52

三都轶事之十三(超级王子)


                台  风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福建沿海地区经常受台风的骚扰,有时一个月会遭受2—3次的侵袭。60年代中叶我们初上岛,就领略到台风的利害,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对人们的生活还是带来一定的影响,每当台风过后,满目疮痍,“灾民们”还得花费时间整理一番。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台风来袭风雨交加,气势汹汹,在风口的地方刮起的沙粒打在人暴露的皮肤上,还是满疼的。供应站与大礼堂往街道去的岔路口就是一个风口,遇到刮风时,一些顽皮的小孩还会特意跑到那里去与风较量,时而顺风疾驰,时而顶风逆走,大声疾呼,与风同行,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每当台风来临之前,部队专业单位就会发出预警,所有的炮艇及船只都驶往气象台西边的海湾处,那里是良好的天然避风港。全岛军民纷纷行动起来,做好地面暴露建筑的加固工作。

记得1969年有一次刮台风,是我平生见过最为惨烈的。当天潮汐11点30分平潮,与此同时按期降临的台风也在三都岛登陆。一时间,天昏地暗,只见全岛狂风暴雨大作,汹涌的海水在台风的推波助澜下,狂扑上岛,不断侵袭着陆地,不多时街道被海水吞蚀,一些平房也纷纷进水,最深处的海水有一人多高。我们家住在沿街公安局旁民兵指挥部的一楼,此时海水越过门槛,漫到家里床铺下,鞋子、脸盆都漂了起来,我与家人一道,赶紧将稍为贵重的东西(收音机、樟木箱等)往二楼转移,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街面上,参与救援的部队川流不息,海军战士们身披雨衣,脚穿凉鞋,在指挥员的带领下,挨家挨户搜寻,有序的转移老人小孩,及部分贵重物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台风登陆时的场景十分壮观,几十公分粗的圆木被大风刮起,从司令部的山顶飞到酱油厂附近的山下,老百姓家房顶的小青瓦被风力成片掀起,仿佛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慢动作情景重现。呼啸的海风嘶捏着地平面,其强大的作用力扫荡着地面建筑。此时我看见,固定宣传栏的钢绞线在狂风中痛苦的呻吟,海岸边的浮动码头与惊涛骇浪进行着生存的博弈,山坳间的绿色植被卫护着沙土不致于流失,抢险救灾的军民正演绎着一场战天斗地的人生大戏……。

在奔涌的海水中,一些来不及逃走被淹没的家禽的尸体及连根拔起的地瓜随波漂流,我站在一楼的大门口用细竹竿把途经面前的地瓜收入囊中,不一会功夫,就捞了一大盆,用水清洗了一下,放到锅里煮熟,食之伴有海水浸泡的咸味。下午,随着潮水的回落,台风也已穿岛而过,接近傍晚时光,远方的海面上闪现出一道彩虹。今天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正应验了歌手许美静唱的那首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修扬激励的词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始终使我魂牵梦萦。

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在认识它的同时,可以化害为利,为我所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6-3-7 09:53

三都轶事之十四(超级王子)

        面 包 房

我父亲原来在福建基地所在地厦门军人服务社当主任,书记是高阿姨(她丈夫是杜彪,曾任上海基地司令)。1965年福建基地迁往三都,父亲也随之调到三都供应站担任副主任,同时兼任军人服务社主任。下属军人服务社、酱油厂、冷库(黄花鱼和带鱼)、面包房、理发店等单位,职责是保障着全部守岛部队的后勤供应。三个月后,我和母亲弟弟也举家搬到三都,姐姐仍留在厦门华侨中学读书。刚来时,住房紧张,父亲就把家安在供应站办公二楼山墙边一排平房中部面包房的后院,门前操场被许多报廊所包围,除跳远用的沙坑外,还设有一个简易的排球场地,每天吃过晚饭后,一些热心的排球爱好者,自由组队,拉上球网,就会相约在此一较高低。供应站办公楼前第一排沿街平房是军人服务社、理发店和食堂;马路对面就是灯光球场和军人大礼堂,那里是部队重大集会和文体活动的公共场所,看文艺演出、电影和业余球赛都非常方便。

我们新家是由一间仓库改造而成的,与面包房毗邻,住宅面积虽不大,但总算有个落脚之处,父亲又在院墙边搭了一个简易厨房,我们就此开始了上岛后的随军生活。日升而出,日落而归,途经面包房,嗅着房内飘散出的芳香味,总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面包房由一个套间组成,仅有三间房子(一间操作间、一间员工宿舍、另一间是烤房)。烤房上有一个搁楼,逢到下雨天,一些人会把洗过的潮衣服,放到那里去烘干。三位面包师二位姓黄(是表兄弟),一位胖点的姓秦,他们的手艺非常好,技艺精湛,烤出来的面包香甜可口,形状为长方形,1毛二分钱一个,尤其是才出炉的口感最佳,父亲经常会买给我和弟弟解馋。如今街面上各式各样的面包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但我总觉得其口味赶不上三都面包房的面包使人终身难忘。

我空闲时常会到面包房去玩,曾亲眼目睹了面包制作的全过程,久而久之对其的工艺流程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把生产过程归纳为七步:第一,搅拌面团。面团搅拌就是揉面,在整个面包制作过程中,面团的搅拌是最基本的步骤,也是决定面包制作成败的第二大重点。

第二,基础发酵。酵是决定面包成败的第一大重点,面团在基础醒发的过程中,面筋得到充分的氧化,使面团的延伸性更好,基础发酵对口感、柔软度以及形状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面团的排气、分割和滚型。酵好的面团,如果有很多大的气泡,需要轻轻的用手将这些气泡压出称为排气;分割是根据配方需要将大面团分割成小分量的面团,分割后的面团不能立即成型,必须要滚型,也叫搓型,通过滚圆使面团上表面形成一层光滑表皮,利于保留新的气体而使面团再次膨胀。滚型每个小面团还有利于在成型时面团的表面不会被粘连,使面包成品表皮光滑,内部组织也更加均匀。第四,中间松弛、也称为中间发酵。这个时间很短,大约十分钟。这个过程并不是要等面团发酵,而是让分割滚型后的面团恢复柔软和弹性,便于接下来的整形。松弛时放在室温,要覆盖湿毛巾防止小面团变干表面结皮。第五,整形。也叫成型,就是把经过中间松弛的面团做成需要的形状。第六,最后发酵。把整型好的面团排入烤盘,不再移动位置,放入温暖湿润处发酵至原体积的1.5-1.8倍。最后发酵的理想温度为35度左右,湿度为75%。时间大约是30-45分钟。第七,烘烤。面包的烘烤温度是180度左右,放在烤炉中烤15-20分钟。


面包是当时部队和家属的应急食品,每当发生特殊情况,它就作为主食供应,即当干粮又不用菜肴,尤其对小孩来说更是爱不惜手。就我而言,在参与学校组织的农忙、野营拉练、春游等活动中,都少不了它的伴随。相信所有从三都海军大院里走出来的兄弟姐妹们,读了此文后,肯定与我一样对当时的长面包深有感触、记忆犹新,情不自禁的产生多想再次品尝的憧憬……。


作者: 快艇兵    时间: 2016-4-25 13:38

往事如烟
作者: 快艇兵    时间: 2016-4-27 10:16

情真意切!




欢迎光临 三都岛论坛 (http://sanduda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