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老三都往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超级王子    时间: 2015-12-11 06:26     标题: 老三都往事


前几天,接到我高中时的同学郑良华的电话,告诉一个信息,邀我加入“老三都”的微信群,为此,我异常兴奋随即登上微信平台,点击“老三都”微信,搜索后发现共有群友74人。一时间,40多年前如烟的往事在我脑海里一一浮现。


我出身在厦门,1965年随父母来到福建宁德三都澳,当时它是海军福建基地所在地。三都澳是一个港湾,又称三沙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点,位于宁德市东南部,海域面积达714平方公里,由三都岛等在内的19个岛屿组成。是福建海域“出入门户,五邑咽喉”的经济与军事要地,其深水面积与岸线长度均居世界首位,是难得的天然良港。


初上岛时,记得部队人员很多,有基地司令部、浮动码头与礁头相呼应、高炮营、历经沧桑的修女院和哥特式教堂等。岛上居民不太多,设有松岐公社,只有一条不长的街道,一个微型的新华书店,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住房紧张,我先后在五、六个地方住过,小学校舍是一个三层半的“教学楼”,一至六年级都在此上课,上下课都以摇铃为号,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就纷纷跑到楼前不大的操场上作课间休息。小学的同班同学有刘国强、张心刚、巢纪明、刘淑贵、剑冲、青海、高海英、陈红等。


1969年,因为教学的需要,松岐公社第一次设立了中学,更名为宁德三中,我有幸成为首批学生,当时全班有40多人,同学分别是陈海卫、刘淑安、郑良华、吴玉新、吴玉朝、 培生、徐金明、陈坚、陈强、刘必光、黄清英、林淑英、杨琼、陈爱等,老师有叶嘉瑞、吴杰、黄德干、涂老师等,后来陆续加入了徐老师、邱老师及美女叶庆兰老师,她后来当了我们高中的班主任。当时我们班上有些男同学喜欢搞恶作剧,作弄老师,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应该啊。

  

升入高中后,宁波又转来一些新同学,包括刘浙清、李景先、杨军、李秀珍、张玉兰等,但是由于我们班受到文革的影响,全班学生的年龄最大和最小相差四五岁,不少人中途(参军、工作)辍学,以至于到高中毕业时仅剩下“15棵青松”。


岛上的文体活动比较贫乏,但是大家乐在其中,游泳是每天的必休课,掌握潮汐的规律,捉住平潮的时间畅游一番,还是满惬意的。打乒乓球是个人赛,而打蓝球则是团体的活动,从我们那届起,学校就组织集训,校蓝球队员住校,早晚训练,不时还和部队来场友谊赛。晚上放学后,大家比较关心的是部队是否放电影,如果放露天电影,在大礼堂门前的广场上,吃过晚饭后,每家的孩子们都会提前扛着板凳为父母抢最佳观看位置。有时港口放露天电影,我们相约步行前往,电影散场后到家已是半夜时光。当时的电影片也就是地道战、地雷战、打击侵略者……等,现在称之为红色经典战争故事片。听说国强看完电影后,晚上睡觉说梦话,还学子军官喊:“啊吉吉吉”。


美好的求学时光毕景是短暂的,1973年我们高中毕业了,但大学只面向工农兵,我们这批应届生,当兵岁数不够,工厂又进不了,下乡插队就成了唯一的出路,根据各人的志愿,有的就地下放,有的回原籍插队,我选择了后者,回老家江苏省清江市郊区公社务农。告别了儿时的伙伴,告别了令人回味无穷的“三都澳”,我当时在想“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拼搏的人生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


三都澳是个美丽的港湾,留下了我们许多的青春回忆,1974年一别至今已40年过去,中间我仅在2002年同学聚会时回去过一趟,现在我们这些校友们都已近花甲,退休或即将退休,都分布在祖国的东南西北,经常聚会已经不现实,所以,大家要珍惜和利用好“老三都”这个优良微信平台,抒发我们的友情,回忆美好的年华。



作者: 龙四    时间: 2015-12-24 11:32

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离开三都后见过的有刘国强、刘淑贵和郭玉军几位大哥。




欢迎光临 三都岛论坛 (http://sanduda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