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军回忆录之四
[打印本页]
作者:
勇哥
时间:
2011-6-26 09:22
标题:
从军回忆录之四
壮航万里 猎猎战旗飘
老水兵
http://hw07576313138.blog.163.co ... 316201112035433171/
接受新兵连集训,仅仅是军人迈出的第一步。到部队履行起战士的职责,才能真正进入角色。
到达鱼雷快艇部队后,我们急盼着领到崭新的钢枪,但老兵嘲弄地说:“咱不是步兵,要枪干嘛?”很令人失望。
未及缓过神来,便接到通知,全体新水兵按战位(相当于岗位)接受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前,作战参谋首先给我们介绍鱼雷快艇的基本知识。
当时装备的鱼雷快艇是五十年代从苏联购买的,有木壳和铝壳两种,均装载两条鱼雷,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战斗舰艇。说它小型,因为排水量仅有20多吨(铝壳艇)或40多吨(木壳艇);说它高速,因为最高时速铝壳艇可达53节(98公里)、木壳艇也达45节(83公里)。
快艇为正连级编制,成员14名(亦称14个战位),分别为:正艇长、副艇长、轮机长、轮机兵(4名)、水手长兼前炮兵、后炮兵、鱼雷兵、报务兵、电航兵、雷达兵、信号兵。4艘快艇合成1个中队(正营级编制),4个中队合成1个大队(正团级编制),再和其他鱼雷快艇大队、导弹快艇大队还有勤务船部队、陆勤部队等合成1个支队(正师级编制),形成具有近海防卫作战能力的整体。
我所服役的是木壳鱼雷快艇,其外壳所用木料,取材于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经过筛选尤其是高强度压缩,异常坚硬,钢钉都打不进,分量比水重。快艇外壳由3层共45毫米厚的高强度木料交错重叠,以铜螺丝钉穿透收紧,再牢牢固定在钢制龙骨(舰艇的内部钢架)上。了解这些后,原先认为木壳艇出海容易散架的担心便一扫而光。
我被分配到炮兵战位,操纵双联装25毫米半自动火炮。该炮射距虽近(仅2800米)但射速快(每分钟可连续发射900发炮弹),且装有穿甲燃烧爆破弹,在鱼雷艇发起攻击时可持续压制敌方上层建筑。
开始认为这么小的火炮,没啥学头,但翻开厚厚的专业教材,却发现其结构还相当复杂,仅用于控制炮管高低和方向的液压传动系统,就由电动机、高压泵、动力缸、离合器、操纵杆等各部件紧密组合。炮兵只要利用手中的操纵杆,便可轻松自如地使炮管迅速灵活平稳地指向目标,再踩下发射踏板,炮弹就以每秒钟15发的速度接连不断地射向目标。
除了熟悉火炮结构能迅速判断并排除故障外,还有掌握瞄准的要领。双方运动射击,不能照搬“三点成一线”,而是必须掌握敌我双方舰艇各自的航速和航向、双方航向形成的夹角,然后套用公式计算出相对变化要素,再迅速调整瞄准角度进行射击。而实际操作比理论描述要困难得多,因为艇体除向前高速奔驰外,受到巨浪猛烈撞击,还同时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摆,不言而喻,在无规则运动状态中射击运动目标,的确难上加难。本来,我入伍前参加民兵步枪轻机枪实弹射击,每次都是“优秀”,但头一回出海打炮,向运动拖靶三组连发射击(单管共9发炮弹),却全部脱靶。其他新战友也大抵如此,真是非常难堪。后来,经过在风浪中反复苦练,利用快艇被波浪托起那相对稳定的瞬间射击,才打出“良好”成绩。
经过刻苦训练和严格考核,1973年4月26日,我终于获得独立操纵火炮的技能资格。
几天后的“五.一”劳动节,根据国防部关于“加强战备警戒,确保节日安全”的指示,我所在的鱼雷快艇部队和友邻的护卫艇部队,奉命组成“突击群”,在台湾军队盘据的马祖列岛海域一带巡航。
在劈波斩浪的舰艇编队中,我头戴钢盔,稳坐炮位,手握操纵杆,睁大双眼紧张地注视着擦身而过的一艘艘台湾海军舰艇,神圣的责任感顿时灌满了体内每一条神经。
返航后,我将首次出海执行任务的经历,写信向曾任我小学毕业班班主任李世勋老师描述。老师阅后即回信予以鼓励,并挥毫赠词:
浪涛千迭,
滔滔东海阔;
壮航万里,
猎猎战旗飘;
波峰浪谷且从容,
雨横风狂可堪矣;
犯我者当为鱼鳖,
红日与肝胆相照!
近40年过去了,尽管我也已离开海军15年,但老师写的词铭刻于心,因为亲身经历已经验证:不仅自然的海洋有惊涛骇浪,人生的海洋同样也有惊涛骇浪,只要我们以“波峰浪谷且从容,雨横风狂可堪矣”的态度勇往直前,才能化险为夷,拥抱灿烂的阳光!
(未完待续)
2011年2月20日
欢迎光临 三都岛论坛 (http://sanduda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