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宁德趣闻

作者:春秋笔   资料来源:宁德论坛

今天是大年初一。下午接到一先生的电话,说是答应送我的东西下午4点左右送到。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从没向人要过东西呀,为何此人说是我要的而且他答应过呢?我不解,又不好问其是何人,只好说,没有啊,我没向人要过什么东西呀。他说你要过,我答应过,不好意思了,下午我一定送过来给你。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这一定是我曾与他一起散步聊天时他说他在编本有关宁德民国时期的史料的那位先生,聊天时我说请他编好后送本给我学习学习。我忙答到,今天大过年的,改日你得空时再通知我一声,我来你那拿。他说,你在家等着,到时我送过来。

近5点时,先生来了。送来了二本他参与编写的史料,一本是《民国宁德》;另一本是《蕉城红色遗址》。先生边把两本史料从袋子中拿出来,边说:本想4点会到你这儿的,没想到从家出来时,遇到二处公开聚赌的事,特别是闽东大广场,竞公开摆了一二十桌,举报去了,因而误了时辰。我说,谢谢谢谢,大过年的,你给我送来了及难得的精神食粮。他说,原想年前给你,但一版印数只够两会分发,这是后来再印的,刚出来,就给你送来了。我说,十分的感谢。并欲邀其到小舍小坐。他答,不了,并指指袋子说,我还得把这二本书送给我在当教师时的得意门生、现为华中某大学的教授且回来过年的学生送去。

二本史料到手,满是墨香。一本是38万字,一本是12万字。待细细学习研读后,我将把有趣的事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看宁德的由来及变迁 感悟人生的得与失


宁德作为地名,其内涵是有变化或是不同的。公元933年至1970年这1037年里的宁德,指的基本是现蕉城区所辖的地盘;1970年至2010年这40年里的宁德是有小宁德和大宁德这二层含意的,小宁德指的是现蕉城,即原宁德县或1988年由县改市的宁德市(县级市)的辖区,大宁德指的是宁德地区(1978年前称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后称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它的辖区除现有宁德市的九个市县区外,一度还包括了连江、罗源、政和;2010年以后的宁德,我认为就是现在设区市的宁德,其辖区包含了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寿宁、屏南、周宁、柘荣。




宁德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公元933年。唐开成间(836~840年),析长溪县宁川、古田县东北地置感德场,也就是说设置感德场的地块是从长溪县和古田县剥离出来的,这些地盘是宁德县的邹形。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场置县,取宁川之“宁”、感德之“德”命名宁德县。建县时,宁德地盘较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从史料分析,可以说是除了现蕉城区的地域外,还包括现政和县、周宁县的大部区域。后四析其地,境域逐渐缩小:一是宋咸平三年(1000年),析关隶镇(今政和县)置关隶县;二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析出周墩区(今周宁县狮城、浦源、李墩、礼门、七步一带,1945年8月1日周宁建县时就是取周墩的“周”字和宁德的“宁”字为县名);三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析出咸杉乡以扩大周宁县地盘(今周宁县咸村镇和玛坑乡);四是1951年,析北坑乡(今福安下白石的福屿和奋斗坑所在的半岛南部一带)划归福安县管辖。。



看史料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感受人生的得与失的过程。宁德设县得益于长溪县和古田县的出让地盘,这是得了。置县后,宁德又四次析出了土地,成就了如今的政和县和周宁县,也成就了福安在地域上的连通和便于管理,这是失。地名的内涵扩大后,宁德不但涵盖了当初出让地盘让宁德置县的长溪县和古田县的所有地盘,还划归了福安、福鼎、寿宁等地的地盘,这是小失之后的大得。人生的得失有时也莫不如此

TOP

本帖最后由 曲溪流水 于 2012-1-29 20:02 编辑

旧时宁德城

1939年秋之前,宁德的城墙是保存完好的。因1939年,日寇飞机数度轰炸县城,当时的县长徐永原为便于防空疏散,不得已将存在了1006年的城墙拆除了。

宁德的城墙始建于933年置县之时,当时立了东西南北四城门,1506年(明正德元年)增设了小东门。1561年(嘉靖四十年),县城惨遭倭寇掳掠并沦陷,夷为平地。1563年知县林时芳带领士民重建。清代重修多次。民国时期的1939年秋之前,宁德县城城墙保持完整。城墙全长1776米,高7.2米,宽5米。我算了一下,当时城墙内的面积是295.5亩(0.19平方公里)。据《民国宁德》数据,当时的城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人口15000人。

东门位于今天815中路与815东路交汇处。当时的东门内有东门里街,俗称“东门兜”,是当时宁德城最繁华的街市。西门位于今天的西门路与蕉城北路连接处。南门位于今天大华路与南大路相接处。北门位于今天西北路与北大路交接处。小东门位于今天的前林路通院前路处。从这五所城门的位置看,当时的宁德城墙内的地方是现在区政府为中心方园不足300亩的小地块。当然,城墙外还是有不少民居和房屋的,如东门外就有客棧酒家和作坊林立的街尾下和碧山街,1938年临河搭建的当时宁德县城惟一的农贸市场也位于东门外(大概位置在现东湖市场附近,当时海水涨潮时渔船可直达市场),再如西门外就莲峰小学(小学内有西湖,也称压星池,位于现宁德十中)、毓秀小学和永生医院(位于现宁德人民医院)及不少西式别墅。

TOP

本帖最后由 曲溪流水 于 2012-1-29 20:03 编辑

疍民是一个民族吗?

南平有位学者,叫李子。2007年我有幸与他结识并一起学习培训了一个半月。学习期间,他对我说中华民族不一定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可能是由57个民族组成的。我问还有一个民族是哪个。他说,疍民,你们宁德沿海地区目前还有少量存在。我说,不是说疍民是汉族的一部分吗,怎么你说他们有可能是个民族呢?他说,根据民族的一般定义,我的研究越来越能证明疍民是一个民族。几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的研究结果如何。

宁德师院林校生教授写的《民国宁德》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疍民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一般以为是当地古越人的遗类。他们水性好,善行舟,以船为家,从事渔业和运输,似仍保留些许古闽越族的体质特征。疍民生活在沿海、溪河水域,长期受陆上汉人和官府的欺凌。中华民国政府立法禁止歧视疍民,渐有疍民上岸居住,大规模的“连家船改造”则要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东南各省的疍民曾一度被视为一个少数民族,1955年民族识别调查后,官方最后认定它是汉族的一部分。但一些学人关于畲疍同源的意见,至今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校生教授的这段话,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基本说清了疍民的情况。李健民先生写的《福安疍民的习俗与文化》,则以福安疍民为对象对其的生活习俗、营生方式、民间崇祀、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疍民是不是一个民族呢?按照“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上具有共同特征”的概念去判断疍民是不是一个民族,还真是不好说呢。说是的理由也是有的,而且还很充分;说不是的专家也很多,理由也不少,而且是得到官方认同的。

我的理解是疍民曾经是个民族,因为他们曾经拥有符合民族存在的一般条件。但疍民在千百年逐水而居的漂泊之后,逐渐离开祖辈们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海,走上岸安居下来。从疍民上岸的那一刻开始,其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独特的民俗也渐渐远去,其传统文化也就成了无水之源。从现状看,疍民已不具有成为一个民族的一般特征。我想,不久的将来,畲族也会步其后尘,因为现在的畲家人,会讲山哈话的很少了,生产方式、语言、文化基本与汉族同化。

TOP

本帖最后由 曲溪流水 于 2012-1-29 20:03 编辑

旧时宁德交通概要

1956年1月宁德与福州通公路前,宁德的对外通道只有两条,一是海路或称之为水路,二是陆路,即驿道。

先说海路。清中期前,宁德的海上已有船行之,如宋末南逃的王室船队、明的郑和船队、明中后的倭寇船队、清初的郑成功船队,都曾深入到三都澳腹地,进入宁德。但本地的小船则很难出东冲口,因为东冲口外风大浪高对小船来说是条险途,一般小船应付不了。清中期后,宁德的海上通道才渐次打开,但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后实行的“一口通商”政策,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宁德海上交通的发展。1899年5月,清廷在三都岛设立福海关后,宁德的海上交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海上商道,如宁德三都至福州有了定期的客货运轮船。但好景不长,1937年后,由于日本的侵略封锁,海路几乎停运。1945年抗战胜利后,宁德的海上交通才得到逐渐的恢复。

所以,旧时宁德的交通总体来说还是以陆路为主。宁德对外的陆路开辟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自有人类定居以来,闽中、闽东、浙南之间的沿海,就有道路相通。但从专家考证的最早的有经过宁德的古驿道当属秦汉时期的福温古驿道,后在宋朝,约公元1225~1227年期间宁德县主簿丁大全在已有的福温古驿道上废弯取直后修建了白鹤岭古驿道。

当时,从陆路由宁德到福州,空手行走或挑轻担者,最快可以在二天内到达,正常的商队,行程需要四、五天时间。从宁德到福州,在宁德境内有三条驿道可走,一是从西门出发经白鹤岭古驿道通罗源的叠石村,然后入罗源、进连江,再到福州;二是从宁德城关先搭小船到飞鸾(一个潮头3-4小时)再经飞鸾岭驿道(这是原福温古驿道通宁德的古道)通罗源,然后进连江,到福州;三是福源岭(今凤凰山)驿道。这三条道只是在宁德境内的走向不同,但都是连接到罗源县护国乡(今罗源县起步镇辖区)境内的福温古驿道上的。从通达舒适性来说,白鹤岭最好走,也是走的人最多的,次为飞鸾岭,最不好走的当属福源岭了。

这一条条古驿道,曾是车马辚辚,行人如鲫,在宁德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流通、商业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岁月的流逝,历经沧桑的古驿道功能早已退化。

TOP

本帖最后由 曲溪流水 于 2012-1-29 20:04 编辑

追忆三都澳的兴盛

由于有水运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当时三都岛成为闽东沿海各县通往省城福州的交通枢纽。1933年省立霞浦初级中学迁址三都,改名省立三都初级中学。这是当时闽东仅有的一所中学,所以成了各县学子向往的学校。

学校座落在港口村至黄弯村之间的黄弯山南麓,学校外有堤坝与亚细亚洋行的码头相通,附近有天主教堂、修女院、福海关等西洋建筑。当时闽东出口物资如茶叶、竹器等都是通过这些码头运出,经常有国际的轮船在此停泊和进出。

当时,在学校宿舍附近盖有一座私人的小别墅,很讲究,小巧玲珑的。

三都岛风景优美,海关前是一块操场,连着埠头及海滩,操场四周植有白扬树。夏季的早晨,空气清新,海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晚上,月光下的渔舟飘荡海上,渔女一边划船,一边唱《红莲歌》,一幅“渔舟唱晚”的美景,更令人流连忘返。

星期天,学校师生大多换上新衣服,成群结伴到三都街游玩。三都街长约百米,宽四、五米,店面主要是百货、饮食、南杂一类的,街面繁华热闹。由于水运便利,商贸发达,往来旅客多,街上开有很多酒店、旅馆。

在码头,经常看见巨大的外轮进进出出。教师讲课介绍三都港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常常引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来教育学生。三都港是中国的良港,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名港。外国人很多人知道三都,不一定知道福建,更不一定知道宁德。

以上几段文字,是出生于1921年的陈继佑老人在回忆其抗战前的1935年在省立三都中学学习时的情景时说的。


应该说,自从宁德有了海路交通,三都岛就成了宁德的兴盛之地。特别是清末的1899年5月8日清廷在三都岛设立福海关起,到1938年9月日本开始轰炸三都岛及1940年7月21日日军侵占三都岛前的近40年期间,三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在闽东是一流的。经济上,三都澳成为福建国际贸易商港的雏形,英、美、俄、日等21国在三都设相关机构,随着进出口货物的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拉动了周边港口和内地产业的发展;文化教育上,有三都松歧小学、宁德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和省立三都中学,街市上已摆有书柜出售书籍,有松歧的天主教堂、三都基督教圣公会等多元宗教文化的发展,有“怡社”诗社,有三都县佐唐荫爵撰写的《种茶制茶浅说》1922年4月7日被省长公署印发让全省仿行;社会发展的成熟度也是比较高的,除了当局提高三都的管理层级和关注度及出台相关法条外(如1912年10月发布的洋船由三都澳进口章程,1913年1月初发布的《三都商埠外国人租地章程十八条》),服务经济发展的社会组织也比较多(如1907年就有气象预测预报,1912年成立三都澳邮政总局――当时宁德只有个二等邮局,1914年成立中国银行三都澳分行,1932开办了“裕宁”等15家钱庄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海上运输有所恢复,但随着国民党战败对三都岛的搜刮,刚有所恢复的状况又被扼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台的因素,特别是1956年宁德修通了前往福州的公路后,三都岛的发展就不那么如人意了。

TOP

本帖最后由 曲溪流水 于 2012-1-29 20:05 编辑

感谢春秋笔张先生,提供了这么丰富的史料。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