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 近期出差到邯郸,听朋友介绍,近郊有一个“中国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居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之首,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 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们慕名前往,顶着凌厉的寒风,冒着漫天的飞絮,驰骋在丘陵的山道,司机师傅说:“看今日的雪情,可能高速路会暂时封闭”。果然,半小时后,来到高速路口,发现为了安全行车,高速路关闭了。考虑到我们观景的迫切心情,司机带我们从泥泞小路前往,经历一番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 来到博物馆的广场,首先进入视角的是别具一格的黄色釉质建筑,其独特风格让人产生一种探胜的神秘感。 偌大的主楼展厅,由于天气寒冷,参观人不多,加之没开空调,显得冷清还带有寒意,但我们一行在美女解说员的引导下,随着对馆内文化内容的深入了解,慢慢感觉浑身热血涌动。 一楼展厅,四根神鸟“图腾柱”欢迎着参观客的到来,“图腾柱”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鸟头形支脚的化身,陶盂和鸟头形支脚是磁山文化代表性器物。磁山的先人从大自然的鸟形得到启发,将陶盂放在三个平顶的支脚上,鸟头的前伸部分正好托住了盂底的外缘,两者的配合浑然一体,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 来到博物馆中央大厅,凝望正前方的中华文明源浮雕墙,可见一位拉着刚刚汲水归来调皮可爱的儿童的远古母亲,正用慈祥的目光打量着你,母子的背后是磁山先民农耕、饲养、采集、制陶、狩猎、收获、祭祀等场面。端详这对远古母子,目睹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劳作场景,不禁为磁山先民改造自然、创造文明的态度和精神肃然起敬。 美女解说员不仅人长得漂亮,业务能力特强,尤其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把我们带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从一楼到二楼,几个早期的人类历史之最在美女的表述中一一道来:“最早的原始陶器、最早种植核桃的地方、最早的陶制酒壶、最早种植粟的地方、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最早的仓囷、最早饲养家鸡的地方、最早的家狗骸骨、最早苇席产生证据、世界上最早的纺轮、最早的半地穴式居室建筑遗址。一个多小时的参观让我们对磁山人的生活演变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对先民们在长期的成长发展中,逐渐改变了迁居不定的生活方式十分感兴趣,他(她)们开始向择地定居生活转变;其定居的房屋居室,经历了横穴式或半地穴式和地面式或干栏式等不同形制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进步都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十余个古文化之最,创造了璀璨的东方文明! 磁山先民创造了中华文明起源,在位于磁山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磁山遗址,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尤其农作物黍、粟和家鸡遗骸的发现,堪称远古时期的震世绝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历史文化是一种蕴藏,一种魅力,一种财富,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磁山遗址的发掘真实的记录一万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大量的史料,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世界农业起源、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后人去保护、开发、探索……。 今日的博物馆之行,使我们对耸立于燕赵大地磁山文化底蕴有了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和认识,感受了磁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是一座文化宝藏,是及其珍贵,是用之不竭的资源。 参观结束后,在回程的路上,我抑不住激动情,挥就一首词,抒发内心的感慨! 【磁山文化赋】 黄河流域、燕赵大地、盛世伏羲、神龙年代。藏华夏文化之精华,展世界历史之底蕴。依鼓山,傍南汐,新石器时代,存远古遗址。 磁山现一座文化宝藏,创文明起源于滨河,度千年春秋,先人制罐盂器似鸟头,植胡桃种于野生,饮则用酒器,种粟米充温饱,用石墨盘、棒器为炊,蓄隔夜粮于地下仓窖,饲家鸡为友邻,养走兽伴护院,编苇席当就寝铺具,纺捻线衣遮身御寒,半地穴式居室建筑举目世无双。 现遗址西北侧,建馆呈洺河潺潺流水、岸边纵横良田、蘑菇型的草房,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组繁华部落的传奇画面油然而生;广场耸立八根黄柱,诉说磁山文化万年历程,书山延伸天际的时代新篇。 抚今追昔,释磁山先民古时生活之奥秘,鉴早期文化之遗存,弘中华绝伦历史文化,启新石器人类的文明之光。 天道酬勤,终成原始翘楚,勤劳智慧的磁山先民,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开启农耕文明新纪元,让博大精深的磁山文化誉满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