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轶事(之二十九) 老
街
在三都岛居住过和去旅游的人应该都记得,镇上唯一的一条主街道,沿着海边石码头穿越小镇直达镇边缘,是连接全镇的枢纽,几十年过去,从照片上看,仍然风采依旧,我把她定义为第二故乡的“老街”。 故乡是小的,老街也是窄的。我不清楚老街的历史到底有多久,只知道它是我少年时期每天必到的地方。在三都岛居住的七、八年间,我家大约搬了六次,有三次家都安在老街附近,(港务局对过旅社二楼、民兵指挥部一楼、教师宿舍楼)。因此,我对老街的留念,可以用记忆犹新来概括。 老街不长,从头到底也就几百米,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古朴典雅,幽深雅致的窄巷横贯其间,余留下的建筑遗址见证了三都当年的繁华历史。在小时候,我对她的依恋,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飘来了幽幽的茶香;饭铺里汤圆、馄饨等传统小吃,时鲜海螺丝的辣腥味,混杂着小贩淳朴的喊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时令的岭南佳果(荔枝、柚子、龙眼、菠萝、石榴等)充溢街头,让人目不暇接;勤劳的海岛人,用船载着刚刚捕来的鲜鱼活虾海螃蟹,或者自种的蔬菜瓜果,沿街设摊,一字排开,用甜甜的乡音叫卖起来。这些来自农家的土产,带着露珠,带着水花,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海草的清香,莫不让人赏心悦目。曝米花用的“粮食放大器”砰砰声不时响起,制作棉花糖的糖化炉昂然发音;温州鞋匠纳底线上下飞舞,卖冰棒的吆喝声使人倍感亲切。这时的老街显得格外温馨,令人难忘。 从供应站食堂的大榕树开始,途经港务局,百货商店三岔路口,沿邮电局,过部分杂货铺,经新华书店、小学教学楼、松岐公社、公安局、民兵指挥部、废品收购站……一些“标志性建筑”,就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老街的两边总是上演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三岔路口,可以描述为“市中心”,也是上学的必经之路,为了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一些小商贩都在那里设卡。烤炉里地瓜(山芋)发出的香味十分诱人,路过的小学生们都毫不犹豫地掏出父母给的零钱,以解肚肌之需;烤烧饼(俗称光饼)又是一个美食,吸引着路过孩子们的眼球。其成品又黄又脆,饼中心有个眼,为的是串绳子便于携带。相传起源于当年戚家军抗击倭寇,为行军方便而制作,流传至今。记得有一个小伙伴,别出心裁,喜欢恶作剧,用自己长衬衣袖口挡住他人视线,将烤熟的烧饼纳入手中,挥臂高喊一声“×××万岁”,顺势夹住滑落的烧饼,迅速离开现场,此招屡试不爽。终有一天,出了差错,烧饼没夹住,被人发现狂追,其狼狈样让随行者笑谈多日。 60度的地瓜烧是镇上男人的最爱,曾几何时,酒店柜台前,我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好酒人买二分钱花生米,打了几两酒,靠柜外站着就喝了起来,几分种后,过完酒瘾,满意的咂咂嘴扬长而去,活脱脱的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孔乙己”形象。 1969年的那场强台风登陆,沿街到处海水肆虐,风雨中到处可见子弟兵的身影,他们身披雨衣,脚穿凉鞋,在指挥员的带领下,挨家挨户搜寻,有序的转移老人小孩,及部分贵重物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卖糖画的老伯伯的作品漂亮极了,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功夫,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出现了,吃在嘴里,甜丝丝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我在想:梁祝为什么不变成百灵鸟、小黄莺……而是选择了变成蝴蝶呢?是不是他们也吃过老伯伯做的糖果呢?要是真是这样,那他们可比世界上的好多人幸福多啦! 高中毕业了,顶替母亲到酱油厂做临时工的我,有一天与师傅们拉着平板车,去镇上的粮店买主原料黄豆,在街上看到昔日的校友,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怕看他们探寻的目光;几个月后,在师傅们的教悔下,历经了工作岗位的锻炼,再上粮店,我是昂首挺胸,颇有“正式工”的风范,为厂里的进货而奔走,老街成了我的常走之路。 1974年10月,要回原藉清江市插队的我,离岛的前夜,独自一人,到街上走了一个来回,向老街作了告别,心里默念,何时能重返故里,一睹芳容。确实,由于种种原因,别梦一夕,与第二故乡分手后,也只在2002年校友毕业30年聚会回去过一趟,匆匆相见。 如今的老街成了归来游子和外乡人的游廊,他们利用空闲时机,携同家人一道,手挎相机或者肩背画夹,沿着老街转来转去地搜索着创作灵感;跋山涉水寻觅着过去曾经住过的旧居,故地重游,兴味索然,看着变化不大的场景,禁不住感慨一番,“四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游客队伍中有当年的军中少男少女,他(她)们大多已近花甲之年,陪同健在的父母,千里迢迢,上岛寻根,达成长辈多年的心愿;更多的则是慕名而来的年青人,他(她)们成双结队,在青山绿水里游弋,在海上渔城中尝鲜,看东海日出,赏奇观异景,徘徊于礁石岸坞,漫步在银滩仙境……。 啊,我无限眷恋的故乡老街!你曾给我及儿时的伙伴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你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青春回忆;你有过“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昨天,你也遗留了众多极为有趣的邻里空间,充满魅力的展现闽东人民沧桑而又美丽的百年历史文化。真想再掀起你那神秘的面纱,让你倾听远在千里之地海外赤子的真心呼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