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希成 肖春道
64年前,少年跪在烈士血肉模糊的遗体前许下一句诺言。半个多世纪过去,尽管少年郎已成白发老人,承诺依然在心。他翻山越岭寻骸骨,筹资金守工地,建成岛上唯一一座革命烈士陵园。 如今每隔几天,老人就要去烈士陵园,细心地擦拭着墓碑,而后坐下,向他们讲述着生活的变化。上炷香,那是不能忘却的记忆;献簇花,那是老人最真的情义。80岁的陈祖成老人,用时间书写着一种荡气回肠的信念:英雄无绝唱。记住烈士,是我们的良知所在,也是共同的责任。
吕叔叔让孤儿有了家 坐小船来到宁德蕉城区三都岛,从三都澳码头出发向右,沿岛一直前行约2公里,一座革命烈士陵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从斗门沿石阶而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石碑让人肃穆。一名老人正弯着腰,仔细地清扫着地面。 见有人来,老人放下扫把:“你们是来祭奠烈士的吧。”这名老人就是陈祖成。坐在石碑前,望着镌刻在上面的一长串烈士姓名,老人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1941年,父母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房子也给烧了。8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我成了孤儿,靠帮人放牛过日子,从来没有吃过一餐饱饭。” “就盼着什么时候能过上好日子。”陈祖成记得,1949年8月,他躲在海边山上,看到解放军攻打三都岛,“好多年轻的战士倒在冲锋上岛的沙滩上。后来,这些牺牲的战士,零零散散地被埋在海滩边。” 三都岛解放后,当地成立了派出所,“一名20多岁、个子很高的叔叔,来我家,问我有没有家人。知道我是孤儿后,他很同情,说有事就去找他。”后来,陈祖成才知道,这名叔叔叫吕学政,是长江支队南下干部,担任三都派出所第一任所长。 后来,吕叔叔每隔几天就会上门探望,帮陈祖成挑水种菜、修缮房屋。一年除夕的前一天,吕叔叔挑着一个麻袋来到他家,“里面装了45斤大米,他做饭,陪着我过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吃上了用白米做成的年夜饭。和他在一起,感觉有了家,他就是我的亲人。”
代代守护 英雄无绝唱 烈士陵园建好后,每隔两三天,老人就要来这里,浇浇花、拔拔草、扫扫地,“一年扫把要用去十来把。”而后,他会细心地擦拭墓碑,在墓前上炷香、献簇花,坐下来讲讲岛上的变化。 让老人高兴的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来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有烈士后代知道岛上修了烈士陵园,千里迢迢从外省过来。岛上的学校、派出所、部队还把这里作为德育教育基地,他们也经常过来,还请我给他们讲历史。”陈祖成说,甚至常有游客闻讯过来,到烈士陵园看看,给烈士们鞠躬,“只要我在,都会和他们说烈士们的故事。” 特别是今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岛上的民警、战士和小学生们,在这里举行了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向烈士墓敬献鲜花,“有烈士陵园在,人们就不会忘记牺牲在三都岛上的烈士们,先烈的精神,就能传承下去,我做这件事情就值得。” 陈祖成说,自己岁数大了,已经交代儿孙,要继续照看好这座烈士陵园。三都镇政府和学校、边防派出所等几家单位也表示,会一起管护烈士陵园。“这样我就放心了,烈士陵园能够代代守护下去。”老人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离开三都岛时,我们再次来到烈士陵园,向38位烈士鞠躬。吕学政、陈良秋、崔建新、黄和图、李凤……墓碑上有名与无名的英雄,我们铭记于心,英雄无绝唱,三都岛永远会记住你们的。
每年清明都去扫墓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在1950年2月25日,陈祖成听到一个噩耗,吕叔叔在与反革命组织“大刀会”的一次殊死搏斗中,英勇牺牲了,年仅29岁。陈祖成冲到派出所,跪在吕叔叔血肉模糊的遗体边大哭。 陈祖成说,那时他许下诺言,要像吕叔叔一样做个好人,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于是,少年郎报名参加三都民兵队,然后当上生产队队长,再从搬运站站长到造船厂副厂长,1958年入了党。每年清明节,陈祖成都要到吕叔叔的墓前坐坐,除草清扫,讲讲一年的工作。每次儿孙团聚,陈祖成总会给孩子们讲吕叔叔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陈祖成退休了,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用4年时间,筹资修建了3公里长的水泥乡村公路,牵头盖起了四层楼的三都小学,还拿出积蓄给学校添置电脑……“心里还有一件事放不下。”陈祖成告诉我们,经过几十年风吹雨打,吕叔叔的墓出现破损,而散落在岛上各个角落的烈士墓,有的消失了,有的搬迁了,“我想修一个烈士陵园,一方面能让烈士们有个长眠之所,一方面也能让后人不忘记他们”。 几年前,在一次全家相聚时,陈祖成对儿女们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他们都表示支持我这么做。”老人筹集到30万元,选好了地点,2010年终于开始他的修建计划。
翻山越岭 寻烈士骸骨 “很多牺牲在三都岛上的烈士,都是无名英雄,战争年代匆匆下葬。”陈祖成告诉我们,为了将岛上的烈士墓找全,他跑了不少部门。三都边防派出所还派出民警,帮老人去档案馆查找资料。 听说哪个村有牺牲的战士,陈祖成就步行几公里赶过去,找村里的老人带路。“他们都没忘记,带着我翻山越岭找到当年战士埋葬的地方,有的墓已经成为一片平地。”陈祖成就这样穿行在荒山野岭间,最终找到38名烈士的墓,其中29名是当年解放三都岛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另外9位是新中国建立后牺牲的烈士,他们中有记录下名字的只有十来个。 2010年6月,烈士陵园开始修建,陈祖成早上6点多就去工地,一直呆到晚上收工。地处海岛,建筑材料要靠船只运送过来,酷暑中,老人累得又黑又瘦。有人劝他,都这么大岁数了,何必吃这份苦?陈祖成答说:“烈士们二十来岁就把生命给了国家,我做这点算什么?” 2个月后,面积不大却庄严肃穆的三都镇革命烈士陵园建成。老人带着锄头,领着工人,将一处处烈士的骸骨取出,包裹好,小心翼翼地移葬到陵园里。2010年底,38名烈士英魂都在革命烈士陵园里安息时,他忍不住流泪了:“终于可以告慰吕叔叔他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