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点<道德经>》
序
古人把五经列入必读书,大有不读五经就不能立身处世、立德立言的看法。五经指《易》、《书》、《礼》、《诗》、《春秋》,《道德经》虽名曰经,但是不在其中的,即使后来五经增加到了十三经,《论语》、《孟子》都已跻身其列,孔子的老师被孔子说成龙的老子,他著述的《道德经》也还是没有地位。这是为什么?按一般人的思路,大概可以这么认为,十三经是儒家学说,里面有治国经邦之道,而《道德经》却是道家学说,里面散发着遁世离俗的思想。而《道德经》作为道家学说却又不像十三经那样被肯定为哪一家哪一派的经典。《道德经》常常被后人当作道教经书,似乎应该在深山老林、重峦叠嶂间的道观里课诵,但道教徒却又未必都会去读它,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它是何书。
道藏里有一篇经文叫《太上感应篇》,可以说是道藏经书的《普门品》,它比《道德经》的面世晚了一千多年,却比《道德经》要流行得广,道观里在诵读它,民间也在诵读它。从有宋以降,一些善男善女为了积德扬善,出资翻印它赠人,这使它得到了更广泛地流行。《太上感应篇》有着很高的劝善价值,读过它的人应该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太上感应篇》只能算是《道德经》的浅显易懂的普及读物,它只是《道德经》的冰山一角,是冰山浮在水面的一小部分。即使这样,它所造成的影响也已经相当深远。可以这么说《太上感应篇》去掉了原作者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抱负,筛掉了原作者的情感和文采,抹掉了原著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整个的哲学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俗的道教经文。然而,《道德经》却是被知道有这本书存在的大多数人当作道藏经书看的,而且是入火不焚的真经,可是能够去深入理解它的人却实在不多。
有道之士很清楚《道德经》的价值,不会不读它,因为读懂了它,对修身养性、提高道行有极大的帮助。但《道德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此,更不仅仅是道教徒必须课诵的经书,它应该有更广大的读者。
在华夏大地上,儒、道、佛三家思想,对国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人们所说的“道”的思想,通常理解为道教思想,其实道教思想是得到道家思想滋润而发荣的,能够深入理解道家思想无疑有着更大的教益。
我们说儒道思想应该确定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能够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离不开儒道思想的灌溉。因此,作为炎黄子孙不理解儒道思想是不无遗憾的。当然,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只为理解佛教思想服务的。
中国自古就提倡修身、持家、平天下,不管是谁,都应该把修身、持家、平天下视为做人的责任和人生价值意义的体现,这就不能不读儒道两家的著作。
古代的教育很重视儒家思想的灌输,现在的教育也开始要求学生多读《论语》、《孟子》,但希望不要忽略《道德经》。
当我们努力甚至狂妄地追求名利的时候,当我们在享受建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当我们沉浸在自以为永远是成功的喜悦里的时候,当我们眼见别人踌躇满志而烦躁不安的时候,当我们为失去某些东西心态难以平衡的时候,当我们不能如愿以偿而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的时候,当我们不顾国家利益或看不到发展远景的时候,当我们模糊了个人以及社会道德标准而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读一读《道德经》。
不要等到步入社会以后再来读《道德经》,在学生时代就很有必要读一点《道德经》。
林振功
2013年7月26日
|